拼音jìn rùn zhī zèn
注音ㄐ一ㄣˋ ㄖㄨㄣˋ ㄓ ㄗㄣˋ
成语解释
浸润之谮
繁体浸潤之譖
词性成语
1、得容其间,则三至之言,浸润之谮,纷错交至。
2、早在1908年6月1日,章太炎致函孙诒让,恳请孙能够利用学术前辈的身份来调解他与刘的矛盾,所谓“与麟同术,情好无间,独苦年少气盛,喜受浸润之谮。
3、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4、陛下不责违命离局,方受其浸润之谮。
5、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6、臣御下素严,裴之悌助戍在彼,惮臣严制,遂无故遁归,又启臣欲反,陛下不责违命离局,方受其浸润之谮,处臣如此,使何地自安?
7、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8、“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
9、记得孔老夫子说过一句话,叫“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10、,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