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险

词语解释
夷险[ yí xiǎn ]
⒈ 平险。
⒉ 平坦与险阻。
⒊ 指国运的平顺与艰险。
⒋ 犹言正与偏。
⒌ 谓艰险。
⒍ 指险峻。
引证解释
⒈ 平险。
引三国 魏 曹操 《分租与诸将掾属令》:“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羣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
⒉ 平坦与险阻。
引《魏书·程骏传》:“魏 昔与 燕 婚,既而伐之,由行人具其夷险故也。”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平生一二朋旧,或取而观之,知道路之夷险,居起之劳逸。”
《红楼梦》第五十回:“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⒊ 指国运的平顺与艰险。
引晋 陶潜 《五月旦和戴主簿》诗:“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毁誉几至万端,夷险常持于一意,故四海以公之用舍一时为国之安危。”
⒋ 犹言正与偏。
引《隋书·天文志上》:“视日在傍而大,居上而小者,仰瞩为难,平观为易也。由视有夷险,非远近之效也。”
⒌ 谓艰险。
引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又欲使悉得可与,经夷险而不易情,歷危苦而相负荷者,吾未见其可多得也。”
《魏书·彭城王勰传》:“﹝ 咸阳王 禧 ﹞谓 勰 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 勰 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 彦和 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国运方夷险,天心詎测量。”
⒍ 指险峻。
引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天地、风云、日星、河岳、草木、禽兽、虫鱼、花石之高旷夷险、清明黲露、奇丽诡譎,一切可喜可骇之状,以为之情。”
国语辞典
夷险[ yí xiǎn ]
⒈ 铲平险阻。
引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公能夷险休劳,以惠万代。」
⒉ 比喻顺境与逆境。
例如:「夷险不测」。
分字解释
※ "夷险"的意思解释、夷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的责备他政治上遭受打击,消沉颓废,游戏人生,深深为他惋惜;有的讥讪他“困踬夷险,降志辱身,厌溺嗜欲”。
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3、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5、臣本凡琐,少无远概,因缘际会,遂班槐鼎,素望既盈,惬心实足,岂应徼功非冀,更希异宠,直以蔓草难除,去恶宜速,是以无顾夷险,虑不及身。
相关词语
- hùn yí混夷
- biān yí边夷
- hòu yí后夷
- shōu yí收夷
- nǚ yí女夷
- yǐ yí gōng yí以夷攻夷
-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
- cháo yí巢夷
- shuō yí说夷
- suí yí随夷
- ā yí阿夷
- líng yí陵夷
- cháng yí长夷
- chí yí迟夷
- jiǔ yí九夷
- chōng yí冲夷
- pán yí盘夷
- liú yí留夷
- dàng yí荡夷
- miàn yí面夷
- shì xiǎn释险
- kuáng xiǎn狂险
- liáo xiǎn辽险
- qī xiǎn栖险
- huō xiǎn豁险
- tóu xiǎn投险
- xiǎn shèng险胜
- jīng xiǎn惊险
- xiǎn è险恶
- shì xiǎn恃险
- gāng xiǎn刚险
- qí xiǎn奇险
- guǐ xiǎn诡险
- jù xiǎn据险
- xiǎn jiǎo险侥
- fù xiǎn负险
- shān xiǎn山险
- jiān xiǎn艰险
- fù xiǎn赴险
- chóng xiǎn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