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ǒu xiān dài hòu
注音ㄕㄡˇ ㄒ一ㄢ ㄉㄞˋ ㄏㄡˋ
成语解释
守先待后
繁体守先待後
词性成语
⒈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⒈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引清 陈确 《答沉朗思书》:“夫以 程 朱 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 孔 孟 之从,必可以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清 郑燮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秀才亦是 孔子 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復守先待后之意。”
⒈ 承受保持先人的成就,等待后人来承继发扬。
引清·郑燮〈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复守先待后之意。」
清·谭嗣同〈上欧阳瓣姜师书〉:「守先待后,皆有分任之责。」
1、“为往圣继绝学”,是通过“立言”的方式,守先待后,维系文明于不坠。
2、我们期盼着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那一天;但是,在今天,我们应该、我们必须避免浮躁,沉下心来,努力做到“抱残守缺”、“守先待后”。
3、一是“守先待后”,要尽力做到让先人的成果在自己手上少流失,留待有机缘的后人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