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死

词语解释
守死[ shǒu sǐ ]
⒈ 坚持到死而不改变。
⒉ 誓死守卫。
⒊ 谓执意。
引证解释
⒈ 坚持到死而不改变。
引《论语·泰伯》:“篤信好学,守死善道。”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贰。”
唐 颜真卿 《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於戏!逆鳞劘上,匡救之义深;守死不回,人臣之致极。”
清 龙启瑞 《鲁隐公论》:“又曰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言守死之道。”
⒉ 誓死守卫。
引《文子·符言》:“是以君子不外饰仁义,而内修道德,俢其境内之事,尽其地方之广,劝民守死,坚其城郭,上下一心,与之守社稷。”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故 司州 刺史 蔡道恭,率厉义勇,奋不顾命,全城守死。”
《北史·李崇传》:“祖悦 守死穷城, 平 乃部分攻之,斩 祖悦,送首於 洛。”
⒊ 谓执意。
引《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 便道:‘説 东京 好灯,我也要去走一遭。’ 宋江 道:‘你如何去得?’ 李逵 守死要去,哪里执拗得他住。”
国语辞典
守死[ shǒu sǐ ]
⒈ 誓死保卫、防守。
引《北史·卷四三·李崇传》:「祖悦守死穷城,平乃部分攻之,斩祖悦,送首于洛。」
《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⒉ 执意、坚持。
引《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分字解释
※ "守死"的意思解释、守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伯夷、叔齐也可称得上是守死善道了。
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3、而只有那些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守死善道,百折不挠的仁人志士。
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皇天后土,若叫这样守死善道之人饥寒冻馁,万无此理。
6、班主任杜淼给欣欣写下的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7、今上初立,颇存清静,未能逾年,稍复堕损,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8、臣亮管司喉舌,恪虔夙夜,恭谨一心,守死善道。
9、此皆教人守死善道,处穷困而不为穷困所移也。
相关词语
- kòng shǒu控守
- zhàn shǒu战守
- shǒu hù守护
- èr shǒu贰守
- cuò shǒu错守
- jiǎ shǒu假守
- dùn shǒu遁守
- gù shǒu固守
- hún shǒu魂守
- shǒu bǎ守把
- cāo shǒu操守
- héng shǒu恒守
- bǎo shǒu宝守
- děng shǒu等守
- zhēn shǒu贞守
- cí shǒu雌守
- hù shǒu护守
- shǒu héng守衡
- jù shǒu据守
- tuì shǒu退守
- cóng sǐ从死
- dòng sǐ冻死
- zú sǐ族死
- bì sǐ毙死
- fā sǐ发死
- fù sǐ附死
- sǐ xīn死心
- sǐ shǐ死矢
- shēng shēng sǐ sǐ生生死死
- zhēng sǐ争死
- bàn sǐ半死
- lǎo sǐ老死
- bào sǐ暴死
- kū sǐ枯死
- sǐ shāng死伤
- chòu sǐ臭死
- sǐ zhái死宅
- chǔ sǐ处死
- bī sǐ逼死
- cuàn sǐ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