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ōshū

说书


拼音shuō shū
注音ㄕㄨㄛ ㄕㄨ

繁体說書
词性动词


说书

词语解释

说书[ shuō shū ]

⒈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

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story-telling;

引证解释

⒈  解说经书。

《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説书者説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宋 王安石 《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故相 张士逊 荐公説书国学,且諭公见执政,公固谢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太祖 召 郭无为 於 崇政殿 説书。”

⒉  官名。专司在帝王之侧讲说经书。

《宋史·职官志二》:“崇政殿 説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徵 建寧 处士 彭炳 为 端本堂 説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宋、金、元 皆有 崇政殿 説书之官,其职有类经筵讲官而秩稍卑, 程伊川、杨龟山、游酢 皆为此官。”

⒊  论说书法。

唐 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予传授笔法之老舅 彦远 曰:‘吾闻昔日説书,若学有工而跡不至。’”

⒋  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兄可知道 泰州 柳敬亭,説书最妙。”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 白妞 説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三章:“每天晚上,总有这么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跑来听 黄三 说书。”

国语辞典

说书[ shuō shū ]

⒈  讲解书义。

《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

⒉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评话、弹词等。

《红楼梦·第四三回》:「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⒊  职官名。宋朝设置,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等事。

分字解释


※ "说书"的意思解释、说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锣鼓书的基本演出形式是演员自击锣鼓,唱表说书

2、而好莱坞对其扮演的全球说书人一角,不像过去那么羞愧了。

3、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4、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让听众听得如此痴迷。

5、“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

6、到最后,所有的悲欢离合,都不过付与说书声。

7、说书人刘引红手持简板击打边唱边说,唱时偶尔加进上党梆子、落子和河南豫剧的唱腔。

8、此外,他特别爱听评书,小小年纪就经常出入“说书馆儿”,当然是“听蹭儿”。

9、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

10、莘莘学子苦煎熬,只说书中有金宝,经史未能治现世,奋然下海弄商潮。

11、总有人似陌路人,听这段往事话本。所有悲欢离合,最后,都不过付与说书人.河图

12、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

13、刘兰芳把醒木一敲,开始说书了.

14、他是第一个将凯尔特说书人讲的故事记载下来的人。

15、释义: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16、纺织声挨个到,丝竹不闻心事飘摇,说书先生扇儿把她敲,望穿秋水,小心翼翼,别陷那情字沼。许嵩

17、许多世纪以前,在西非,传统的说书人一边讲故事,一边演奏乐器。

18、由此说来,这首小诗绝不是说书人闲来无事、舞文弄墨之笔,倒是有情可发,有因可缘了。

19、这些口头词语是托马斯年轻时代从威尔士的歌手和说书人那里学来的。

20、功莫大焉!说书艺人,嘈嘈切切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