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

词语解释
挟天子以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
⒈ 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引证解释
⒈ 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夏五月, 刘表 遣兵救 绣,以絶军后”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田丰 使 绍 早袭 许,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晋 陆机 《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鲁迅 《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
亦省作“挟令”。 《隋书·李德林传》:“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未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使得之耳。”
⒉ 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引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论诗以 李杜 为準,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国语辞典
挟天子以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
⒈ 挟制皇帝,以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重权势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
分字解释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解释、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又好像军临城下,蕴藏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气。
2、秦师动以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将谋士,不计其数,今六国乃不自料,纠合众兵,与秦斗智角力,多见其不知自量也!
3、西北军阀曹跃亲率二十万三秦子弟勤王,力战不敌后,护送慈禧等人回到西安,突然发难变为大清的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4、不,那样太无聊了,我只想当个首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实在不能再棒,你不这样认为么?
5、杨林提到曹操,酒客们立即兴奋起来,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已破袁绍、除袁术,统一北方,天下英雄,无人与之匹敌,正是江东的酒肆中被谈论最多之人。
6、许都,因为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因此有幸成为中国古都之一。
7、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刘备仁德广布,占据人和。
8、然而曹孟德霸气依旧,挟天子以令诸侯,目空天下、旁若无人。
9、汉建安元年,军阀曹操拥立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柄,众诸侯敢怒敢言却不敢动兵。
10、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11、曹孟德胸怀大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兴兵铲除异己,迅速建立了强大的势力,在群雄并立的东汉末年屹立不倒。
12、公元196年率军进驻京城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
13、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26岁。
14、我算是什么一国之君,大权旁落,牝鸡司晨,宦官挟天子以令诸侯。
15、他一步步慢慢的发展,等待着董卓死后也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
16、可以说这天下是皇帝的,皇帝就是这邱苏的,现在的邱苏可以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相关词语
- jiā kuàng挟纩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挟天子以令天下
- jiā chì挟赤
- xié shān chāo hǎi挟山超海
- xié xì ná cū挟细拿粗
- jiā cè挟策
- jiā cáng挟藏
- jiā rì挟日
- jiā zhōu挟辀
- jiā mù挟暮
- huái jiā怀挟
- xié zhǎng xié guì挟长挟贵
- jiā chǐ挟尺
- jiā yǎng挟养
- xié péng shù dǎng挟朋树党
- huǒ xié火挟
- jiā zhǔ xíng lìng挟主行令
- yāo xié要挟
- xié rén zhuō jiàng挟人捉将
- xié guǒ挟裹
- tiān yá天涯
- fāng tiān方天
- tiān wáng天王
- fān tiān翻天
- tiān shān tiān chí天山天池
- màn tiān漫天
- tuō tiān讬天
- sān tiān三天
- fēi tiān飞天
- qián tiān前天
- cān tiān参天
- dōng tiān冬天
- lù tiān露天
- tiān rán天然
- tiān táng天堂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天神天将
- jiǔ tiān九天
- tiān hé天河
- sì tiān四天
- tiān zhōng tiān天中天
- bāo zǐ包子
- gōu zǐ钩子
- é zi蛾子
- chǎng zi场子
- dǎn zǐ胆子
- dān zi单子
- ā zǐ阿子
- dāo zǐ刀子
- biǎo zǐ婊子
- dàn zi担子
- bí zǐ鼻子
- guō zǐ锅子
- ài zǐ艾子
- guāng zǐ光子
- fǔ zǐ斧子
- bèi zǐ辈子
- dù zǐ肚子
- zǐ náng bāo zi子囊孢子
- chǔ zǐ处子
- biàn zǐ辫子
- suǒ yǐ所以
- yǒu yǐ有以
- nán yǐ jì shǔ难以计数
- yǐ lái以来
- jiān yǐ兼以
- jì yǐ既以
- yǐ tài以太
- zì yǐ wéi自以为
- yǐ xiān以先
- yǐ zī以资
- liáo yǐ聊以
- yù yǐ欲以
- yǐ miǎn以免
- yǐ wèi以谓
-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yú yǐ于以
- yǐ dìng以定
- yǐ qián以前
- yǐ shì以是
- yǐ wǎng以往
- jiǔ líng rú jūn líng酒令如军令
- bèi líng背令
- dōng lìng冬令
- dīng líng丁令
- diào lìng调令
- dǎ lìng打令
- líng wén líng wàng令闻令望
- gōng lìng功令
- sāi lìng塞令
- bào lìng暴令
- míng lìng明令
- gū líng孤令
- cù lìng促令
- biān lìng边令
- jìn líng浸令
- gǔ líng鼓令
- dài lìng待令
- mì lìng密令
- dì lìng弟令
- chéng lìng诚令
- zhū rú诸如
- zhū lǜ诸率
- zhū lǚ诸吕
- zhū dì诸弟
- zhū zhè诸柘
- zhū chén诸尘
- zhū xiè诸谢
- zhū bù诸布
- zhū lòu诸漏
- zhū nòng诸弄
- pì zhū譬诸
- zhū guì诸刿
- zhū rén诸人
- zhū shéng诸绳
- jiā zhū加诸
- zhū shuǐ诸水
- zhū bān诸般
- zhū wáng诸王
- zhū kē诸科
- zhū bǐ诸比
- hóu diàn侯甸
- hóu jí侯籍
- dì hòu地侯
- lún hòu伦侯
- diàn hòu甸侯
- gù hóu故侯
- bái hòu白侯
- hóu guó侯国
- guàn hóu贯侯
- hóu mù侯牧
- hóu fú侯服
- sù hòu素侯
- hóu shì侯氏
- mù hòu木侯
- kāng hóu康侯
- jū hóu鞠侯
- chí hòu弛侯
- qū hòu屈侯
- bǎi hòu柏侯
- fān hóu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