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shān

太山


拼音tài shān
注音ㄊㄞˋ ㄕㄢ

太山

词语解释

太山[ tài shān ]

⒈  即泰山。山名。即泰山。曲名。即泰山。称岳父。

引证解释

⒈  即泰山。山名。

《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⒉  即泰山。曲名。

《文选·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李善 注:“曹植 有《太山梁甫吟》。 左思 《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皆 齐 之土风謡歌謳吟之曲名也。’”

⒊  即泰山。称岳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谢得你太山做主,我是他嫡亲骨血。”

国语辞典

太山[ tài shān ]

⒈  山名。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北。参见「泰山」条。

德语der berühmte Berg in Schandung = 泰山tàishān (S)​

分字解释


※ "太山"的意思解释、太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太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

2、太上宗的坊市坐落在太山中的一块平地之中,对于群山之间会突兀的一大块平地。

3、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

4、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5、夫忧患之来撄人心也,非直蜂虿之螫毒,而蚊虻之惨怛也,而欲静漠虚无,奈之何哉?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

6、主编太山与责编饼干两位老大,你们对我,真心的不错,私下里,我说过,我要开单章专门感谢你们,但觉得,如果这个单章要开,会是几万几十万,也“罄竹难书”。

7、河南汝阳东沟斑岩型钼矿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钼矿床,含钼斑岩被认为是太山庙岩基的岩枝或晚期分异产物。

8、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9、本来李言就打算找到太山谷后,自己就和这万山分开,没成想这万青居然就出来了。

10、再此呢,真心感谢主编太山老大,忐忑的加了QQ,聊了一会才发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不可攀,反而十分平易近人,是你给了我这个签约机会。

11、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慎子

12、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13、夫知进而不知退,则践盈满之危;处存而不忘危,必履太山之安。

14、《越绝书》中亦有“左手如附太山,右手如抱婴儿”的记载,同样是“支左屈右”的形象写照。

15、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

16、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7、依太宗之理国,则百官以理,百姓无忧,故太山之安立可致矣;依中宗之理国,则万人以怨,百事不宁,故累卵之危立可致矣。

18、日本增田町也与太山庙镇两地结好,增田町捐资600万日元,在南召县建起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19、依太宗之理国,则百官以理,百姓无忧,故太山之安立可致矣;依中宗之理国,则万人以怨,百事不宁,故 累卵之危 立可致矣。

20、此次选址目的是为了修复太古路风峪沟(店头村至沟口段)沿线及太山龙泉寺周边生态环境,完善太山龙泉寺景区东坪和西坪景点,以及建设景区连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