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书空咄咄书空咄咄的意思
shūkōngduōduō

书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注音ㄕㄨ ㄎㄨㄥ ㄉㄨㄛ ㄉㄨㄛ

成语解释 书空咄咄

繁体書空咄咄


书空咄咄

词语解释

书空咄咄[ shū kōng duō duō ]

⒈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引证解释

⒈  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 被废,在 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金 元好问 《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病几殆。”
夏衍 《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社会上将文人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将他们规定为只能书空咄咄而没有实行力的迂腐的人种。”

国语辞典

书空咄咄[ shū kōng duò duò ]

⒈  晋人殷浩被黜放,终日以手指向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卷七七·殷浩传》。后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

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得意洋洋

分字解释


※ "书空咄咄"的意思解释、书空咄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殷浩的“咄咄怪事”写了没几年就死了,不过却为后世留下了“咄咄书空”这个典故。

2、不知过了多久,张归海突然发现室中竟不辨昼夜,日出日落,茫然不觉,心中叫苦不迭,咄咄书空,废然而叹,再次昏睡。

3、因此常咄咄书空,或杖藜偊偊独行。

4、与知识分子的书空咄咄,大不相同。明代中叶,道教兴盛,灵丹秘药的内容,也渗透到高子书中。

5、这句成语叫做“书空咄咄”,说的是殷浩的故事。

6、武帝佞佛至此,最后在“侯景之乱”中却饿死台城,临终前想必咄咄书空,百思不得其解。

7、政局早已翻了几番,唯独曾自称是“深宫怨妇”的吕秀莲还留在空荡荡的战场上,为该党人头党员的经年沈痾徒呼负负、书空咄咄

8、会郯王被杀,宣让、威顺二王被逐,顺帝敢怒不敢言,只日坐内廷,咄咄书空。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