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

乌头


拼音wū tóu
注音ㄨ ㄊㄡˊ

繁体烏頭

乌头

词语解释

乌头[ wū tóu ]

⒈  乌头属草本植物,特指舟形乌头,花大,紫色。根茎像乌鸦的头,有毒,可入药。

rhizome of Chinese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

引证解释

⒈  乌鸟的头。参见“乌头白”、“乌头马角”。

宋 范成大 《玻璃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祗言日远易排遣,不道想思翻苦心。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
亦为“乌头白”的略语。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感愤》:“壮岁从征沙漠,望穷马角乌头;暮年謫迁 江州,吟尽荻花枫叶。”

⒉  长着黑发的头。借指年少。

唐 刘禹锡 《望赋》:“鹤颈长引,乌头未改。”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第五十韵》:“乌头因感白,鱼尾为劳頳。”
明 唐寅 《叹世》诗之五:“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⒊  堇草或附子的别名。根茎块状,有毒,可作镇痛药。

《国语·晋语二》“驪姬 受福,乃寘鴆于酒,寘堇于肉” 三国 吴 韦昭 注:“堇,乌头也。”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

⒋  古时指牛马等动物的后足外节。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马﹞乌头欲高。”
原注:“乌头,后足外节。”

⒌  芡实的俗称,亦叫鸡头。

国语辞典

乌头[ wū tóu ]

⒈  植物名。乌头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根部纺锤形,叶互生,深绿色,深裂如掌状。夏季顶端开紫黄色花。块根含乌头碱,可入药,但毒性强,过量能麻痺中枢神经,引起体温下降,心脏麻痺致死。

⒉  乌鱼的别名。参见「乌鱼」条。

分字解释


※ "乌头"的意思解释、乌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目的考察用乌头碱水解物、新乌头碱水解物、次乌头碱水解物的含量作为附片水煎剂及附片质量控制指标的可行性。

2、对其乌头碱限量、粒度、水分、酸度和糖度等进行检查;测定了芍药甙、甘草次酸及总生物碱的含量。

3、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

4、乌头草含生物碱,其味辛、热、大毒;块根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温经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的作用。

5、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6、目的:对黄山乌头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研究。

7、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三乌胶中乌头碱限量的检查方法.

8、几只漂亮的“乌头”,细白眼皮,鸽主要500一对。

9、目的:研究滇西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

10、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是预防乌头中毒的重要因素.

11、这是用五毒种植的五毒果,从树苗开始就施以青蛇、蜘蛛、蝎子、壁虎和蟾蜍为主的毒液,每天又以雪上一枝蒿,乌头,等药熏制。

12、这里有只扫脸乌头挺好,是个母的,估计能出墨环。

13、不过,乌头可以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对风寒湿痹、寒疝作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4、白喉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有毒植物。

15、乌头为镇痛良药,然其毒性甚大,故如何解毒,成为古今医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6、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是预防乌头中毒的重要因素。

17、“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

18、移栽时不论林区环境中的雪花莲和乌头,果园草丛中的黄水仙还是灌木下的番红花,在保证地面利益之前先得让叶子不被遮挡。

19、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

20、书中介绍的一种“高烈度混合剂”叫做Veninum Lupinum,它的组成成分包括乌头毒草,紫杉,生石灰,苦杏仁以及混合蜂蜜的玻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