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意思
jiǎzhànzhēng

甲午战争


拼音jiǎ wǔ zhàn zhēng
注音ㄐ一ㄚˇ ㄨˇ ㄓㄢˋ ㄓㄥ
词性名词

甲午战争

词语解释

⒈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分字解释


※ "甲午战争"的意思解释、甲午战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甲午战争后发生的戊戌变法,实质就是明治维新的中国压缩版,只是更为操切和急迫。

2、中国绝大多数甲午战争著作中都沿使用日舰为“报复”高升号官兵的宁死不降,而“用快炮向水里游的人射击”的说法,并加以大量的渲染。

3、胡绳在《从**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谈到:中国近代有3次革命高潮,其中第二次高潮就是由甲午战争所引发的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4、水有源,树有根。凡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根由,它的原委,它的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反之,有果必有因。甲午战争自然不能例外。戚其章

5、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溥仪筹建伪满州国、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并【造句 网】。

6、黄海大战被认为是中日甲午战争开端。

7、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8、甲午战争后,这种为立宪派所拒绝的共和主义,被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所接受并传播开来.

9、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0、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建立了一个头号的东方军事强权,而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则一蹶不振,两国的军力差距以几何级数拉开。

11、用的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国民心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更一度走向全盘西化的邪路。

12、所以甲午战争前日本人说,清朝的问题不仅是制度腐败,而是文化腐败,每个人有了权都会成为腐败者,即“上下交征利则国危”。

13、想到父亲的一片苦心,想到历史上父亲会在甲午战争中以身殉职,战死在他心爱的战舰上,最后遗体随着他的战舰一起沉入了海底。

14、甲午战争之后,随着一系列历史条件的变化,江西士绅阶层在社会流动中呈具出一种多元分途的态势。

15、食髓知味后,日本在120年前发动甲午战争,正式夺占*弯。

16、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7、, 在重新解读黄遵宪咏甲午战争的诗,更能总结出黄氏晚年在总结甲午战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思想。

18、本文即以中同甲午战争为经,以在近代中国社会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为纬作文。

19、二十一 甲午战争迫使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省及彭湖列岛等岛屿被割让给了日本。

20、楚天楼威望素著,向为武林人物所敬爱,犹为重要的是,十多年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楚天楼毅然竖起抗日大旗,率领义军参加作战,曾经四度负伤而不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