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

词语解释
玉帛[ yù bó ]
⒈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英jade objects and silk fabrics used as state gifts;
⒉ 泛指财物。
英property; belongings;
引证解释
⒈ 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会盟、朝聘等均用之。
引《周礼·春官·肆师》:“立大祭用玉帛牲牷。”
《左传·哀公七年》:“禹 合诸侯於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⒉ 征聘贤士。
引晋 枣据 《杂诗》:“开国建元士,玉帛聘贤良。”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巖藪。”
⒊ 古代诸侯会盟执玉帛,故又用以表示和好。
引《左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中国 与 英 法 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⒋ 借指执献玉帛的诸侯或外国使者。
引唐 柳宗元 《涂山铭》:“﹝ 禹 ﹞乃朝玉帛,以混经制。”
唐 常建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 归去不称王。”
宋 陆游 《长歌行》:“万国朝 未央,玉帛来联翩。”
⒌ 泛指财富。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谓荣显为不幸,以玉帛为草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
鲁迅 《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国语辞典
玉帛[ yù bó ]
⒈ 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
引《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近财宝
⒉ 泛称财物。
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法语jade et soieries
分字解释
※ "玉帛"的意思解释、玉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兵凶战危,故事非万不获已,圣君贤相断不肯易玉帛而为干戈。
2、羽檄纷飞锦车匆,干戈玉帛怎舍取?血浓的亲,酒香的情,不图荣名在画麟。
3、于时北海完富,兰利其子女玉帛,与群盗相应,破其本乡城邑。
4、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造 句网】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5、我等此去,只希望化干戈为玉帛,让诸位老人言归于好。
6、一些富有远见的科学家曾经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他们就像圣经中的诗句所说“化干戈为玉帛”,为此携手破解难题。
7、正如同39年前尼克松和毛泽东所作的那样,中国的外交家们希望胡锦涛和奥巴马能够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
8、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9、该国首相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放弃所有的战争计划。
10、我的短信排山倒海侃胡谈天说(此)地无银三百两日晒网三天打鱼水情深入浅出神入化干戈为玉帛你一笑!如此绞尽脑汁,就是要祝你的节日愚人节快乐!
11、倭人卧榻之侧,正不惜子女玉帛,广纳洋人以造船购船,若是将来彼国海军强了,难道我等坐送*弯于人,坐视外藩流落倭人之手?这罪愆,实在太大了。
12、正如同39年前尼克松和***所作的那样,中国的外交家们希望***和奥巴马能够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
13、田同学,大家同学一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心中有矛盾终究不好,不如我们这次化干戈为玉帛,今晚到我家参加聚会如何?
14、自兹密迩京邑,时纵寇掠,虽每遣行人,来修旧好,玉帛才至于上国,烽燧已及于近郊,背惠食言,不顾礼义,即可知也。
15、架打完了,彼此倒也相识了,但是没能顺利的化干戈为玉帛,而且明显被记恨上了,这就是所谓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真是亏本!禾早
16、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全归可汗所有。
17、优雅不仅是一种姿态,有时候更是一剂对抗粗粝生活的良药,它让生硬变得柔软,让敌对变得温情,干戈也成玉帛。
18、顷因革之令,随事必下,而张弛之要,未臻厥宜,民瘼犹繁,廉平尚寡,所以伫旒纩而载怀,朝玉帛而兴叹。
19、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20、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
相关词语
- hán yù寒玉
- yù chì玉敕
- fēng yù风玉
- cóng yù丛玉
- gǎi yù改玉
- fàn yù饭玉
- chǐ yù尺玉
- yù bì玉壁
- guàn yù祼玉
- bái yù白玉
- jiě yù解玉
- lǎng yù朗玉
- xiǎo yù小玉
- jiā yù嘉玉
- zì yù自玉
- āi yù哀玉
- lán yù兰玉
- yù bì玉珌
- yù xuàn玉镟
- hóng yù虹玉
- shù bó束帛
- xù bó絮帛
- chéng shuǐ bó澄水帛
- bì bó璧帛
- pú bó蒲帛
- fén bó焚帛
- kōng bó空帛
- hú bó縠帛
- bó wán帛丸
- xì bó shū系帛书
- jīng bó旌帛
- bó lán chuán帛阑船
- lè bó勒帛
- tōng bó通帛
- shǎo bó少帛
- chǐ bó尺帛
- xiū bó髹帛
- qián bó钱帛
- chóng bó重帛
- zhí bó执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