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

词语解释
三关[ sān guān ]
⒈ 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⒉ (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宋徐无党注:“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淤口关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阙不书。”(5)明代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在今山西太原之北;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在今河北曲阳之北。《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宁武、偏头……又于宣、大三关间,各设劲兵。”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三关者,雁武、宁武、偏头也。在太原之北,大同之南。”清冯桂芬《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在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之南,距倒马百二十里。”
⒊ 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梁丘子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⒋ 特指下丹田。
⒌ 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 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 山西 东南部。
引《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彊敌?”
李贤 注:“三关,谓 上党关、壶口关、石陘关。”
(2) 阳平关 (今 陕西 沔县 西)、 江关 (今 四川 奉节 东)、 白水关 (今 四川 旧 昭化 西北)。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 刘禪 入臣。”
李善 注:“蜀有 阳平、江关、白水关。”
(3) 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 河南 信阳 南。 《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 中,立州於 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4) 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 河北 雄县、霸县 一带。 《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 益津关,以为 霸州。癸卯,取 瓦桥关,以为 雄州” 宋 徐无党 注:“世宗 下三关, 瓦桥、益津 以建州及见, 淤口关 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闕不书。”
(5) 明 代以 雁门、宁武、偏头 为外三关,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北;以 居庸、紫荆、倒马 为内三关,在今 河北 曲阳 之北。 《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 雁门、寧武、偏头 ……又於 宣、大 三关间,各设劲兵。”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三关者, 雁武、宁武、偏头 也。在 太原 之北, 大同 之南。”
清 冯桂芬 《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 在 居庸、紫荆、倒马 内三关之南,距 倒马 百二十里。”
⒉ 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
引《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2)指口、手、足。 《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
梁丘子 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 元阳子 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⒊ 特指下丹田。
引《黄庭内景经·脾长》:“闭塞三关握固停。”
梁丘子 注:“脐下三寸为元关,亦曰三关,言固精护气不妄施泄。”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
《西游记》第四一回:“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衝开孔窍,叫了一声:‘师父啊!’”
⒋ 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引《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四诊总括》:“四诊总括:惟凭面色识因病,再向三关诊热寒。”
注:“三关者,手虎口处风、气、命三关也。”
国语辞典
三关[ sān guān ]
⒈ 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岘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2) 上党、壶口、石陉,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 )之三关。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也。」(3)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唐·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 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6) 雁门、宁武、偏头,为山西乙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引《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
《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
⒉ 身体食、视、听三要处。
引《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分字解释
※ "三关"的意思解释、三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您回到您启动阀杆与第二阀杆上发表演讲,并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并在第三关你的第三个开始从阀杆发言。
2、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3、此事贫道也未经历过,不得其详,不过按照以往惯例,应当是六关入门授法,三关传以大道。
4、第三关:看谁听得最清楚。
5、杀胡口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胡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
6、现在大家似乎有点盼望着风少爷连闯三关,早点抱得美人归了。
7、结论“三关”对策是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社会污染、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
8、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代以草桥关(今高阳东)。
9、从此关起,一条髓脊髓路,号曰漕溪1,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直至两肩夹骨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为‘玉枕‘,此三关也。
10、不身临其境是不能体会到古人所云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11、正镶白旗把好三关强化干部任前档案审核。
12、我是青阳真人,你已经通过了明心、摸骨和测智三关,以后你就作我的弟子吧。
13、有时你会在某些地方例如第三关遇到这些红色的指令(目标),当你看到一架飞机上面显示“Prototype”(原型),如果你将其击落你将获得这个奖杯。
14、番人虽顽梗,须杀进他三关,就势如破竹了。
15、《大日经天诀》融合冥想术时,能将其炼化魔力的速度提升大约一倍至一点五倍之间,此外再加上冲破三关得到的两倍多加成。
16、英将取之,先与宝寅计曰:「三关相须如左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攻自破。
17、为国戍边,功昭日月呢!再说赵光义带着杨继业,离开原平镇,第一站到达内三关之首的紫荆关。
18、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制五原。
19、而且还是三关镖局总镖头尹恒昌被耶里察台暗算身亡之后,飞鼠门门主彭无影彭二先生暗中指点之后,熊储通过三关镖局内堂的窗户看见过。
20、奇怪啊,这应是促脉,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但是却丝毫没有规律,三关乱窜,只是每经过关脉处的跳动十分有力,仿佛于己捉迷藏般,甚有灵气。
相关词语
- sān xì三郤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两两三三
- sān nóng三农
- sān yuè sān三月三
- sān rì三日
- sān dòu三斗
- sān chǎn三产
- sān wǔ三五
- liǎng sān两三
- sān sān sì sì三三四四
- sān zhāng三张
- sān jiǔ三九
- sān yù sān xūn三浴三薰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熏
- sān zhā sān zhěng三查三整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xìn sān mù三衅三沐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ān jìng三三径
- san san qi三三棋
- guān huái关怀
- bì guān闭关
- tōng guān通关
- dà guān大关
- jiāo jiāo guān guān交交关关
- guān qiè关切
- gōng guān攻关
- bù guān不关
- guān zī关谘
- guān zhào关照
- hǎi guān海关
- shé guān折关
- fù guān负关
- guān bì关闭
- guān zhōng关中
- zuò guān坐关
- guān xīn关心
- guān gōng关公
- nán guān难关
- guān yú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