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

词语解释
三馆[ sān guǎn ]
⒈ 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⒉ 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⒊ 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引证解释
⒈ 汉武帝 时,丞相 公孙弘 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
引《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 ( 公孙弘 )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閤,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⒉ 唐 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 宋 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引宋 郑樵 《通志·总序》:“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蠹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
⒊ 宋 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国语辞典
三馆[ sān guǎn ]
⒈ 唐时昭文馆、集贤院、史馆。负责修史、藏书、校雠等事项。
引宋·费衮《梁谿漫志·卷二·三馆馆职》:「唐三馆者,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是也。」
⒉ 用来教育士子的三机构。唐代以宏文、崇文、国子为三馆;宋代以广文、太学、律学为三馆。
⒊ 汉代公孙弘为招致人才而开的三个馆。即钦贤、翘材、接士。
分字解释
※ "三馆"的意思解释、三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歌手苏慧伦台北书展为孩童朗读童书图片来源:“中央社”*弯歌手苏慧伦13日出席在台北世贸三馆举行的台北国际书展,为孩童朗读童书,分享故事。
2、高敞的前庭既连接三馆,也强化了入口广场城市空间的开放性。
3、而上拍的这一件却是卷七,跟已知所存三馆所藏均不重复,很有可能也是一件海内孤本。
4、永昌文化园里有“三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
5、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三馆合办的“什袭而藏——浙江省省直博物馆新征藏品汇展”,昨天在西湖美术馆结束。
6、项目东倚梓枫公园、西望三馆一中心和省府景观轴.
7、之前,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当将非遗馆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三馆变为四馆,成龙配套,形成体系。
8、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一场三馆式布局,“一场”为主体育场,“三馆”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
相关词语
- sān zhù sān chàng三注三唱
- sān dòu三斗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薰
- sān yuè三月
- sān hào三号
- sān yáo三谣
- sān qí三只
- dì sān第三
- sān yù三豫
- sān xiāng sān xiàn zhì三相三线制
- sān yù sān xūn三浴三熏
- sān sān zhì zhèng quán三三制政权
- sān chóng sān cǎo三虫三草
- sān bǎi三百
- sān bā三八
- sān yuè sān rì三月三日
- sān sān三三
- sān jìng三净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两两三三
- rú guǎn儒馆
- nán guǎn南馆
- guǎn bàn馆伴
- guǎn dì馆地
- guǎn zhái馆宅
- cuì guǎn翠馆
- guǎn cì馆次
- guǎn yì馆议
- fǔ guǎn府馆
- bié guǎn别馆
- chǔ guǎn楚馆
- dà guǎn大馆
- dǔ guǎn赌馆
- jiàn guǎn饯馆
- guǎn zhì馆置
- cí guǎn辞馆
- bào guǎn报馆
- cān guǎn餐馆
- kāi guǎn开馆
- guǎn zhēn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