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

词语解释
碑刻[ bēi kè ]
⒈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英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引证解释
⒈ 碑帖。亦指有文字的碑石。
引《隶释·汉石经<论语>残碑》 宋 洪适 释:“观遗经字画之妙,非 蔡中郎 辈不能为,以 黄初 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岂 魏 人笔力可到!”
《宋史·吕文仲传》:“太平兴国 中,上每御便殿观古碑刻,輒召 文仲 与 舒雅、杜镐、吴淑 读之。”
清 顾炎武 《北岳辨》:“宋 初,庙为 契丹 所焚, 淳化 二年重建,而 唐 之碑刻未尝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金石文字》:“孙渊如 观察尝言:‘吾如官御史,拟请旨著地方官吏保护天下碑刻。’”
分字解释
※ "碑刻"的意思解释、碑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就是三海岩的真实写照,三海岩现存碑刻150余幅,刻于洞府石壁上,皆是历代名人雅士精心杰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
2、汉魏六朝碑刻语料时代确定,真实性强,数量丰富,内容广泛,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
3、按其书溯周秦迄五季,都碑刻五百余种,举凡海内名碑,约类可见,椎轮之功,自不可没。
4、碑刻史料是历史的沉淀和记录,通过对碑刻的解读,可以更深刻地还原历史本真。
5、买地券作为一种随葬明器,是非常宝贵的碑刻材料。
6、主要有古代、近代建筑、古碑刻以及由南门湾、花街、南正街、儒林街和肖家巷组成的明清传统街道网。
7、石器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传说中神的石雕作品,其中的碑刻和建筑样式也颇有代表性。
8、碑刻文献作为一种出土文献,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及用字情况等,其研究源速流长。
9、如果把“泰山石敢当”也算上,村里散落的碑刻多达11块。
10、最早见于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使用已相当普遍,其时被称作“俗体字”。
11、总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祠内保存多块碑刻,对研究本地区萧姓族人家族史及其雕刻艺术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12、碑刻怎么是宝贝?
13、如今,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该地人称“栗家坟”.
14、第三章结合碑刻的主要内容,对碧霞元君信徒的来源以及普通民众的信仰状况进行探讨;
15、草坪与外部校园道路之间的空间对称布置了散步道、时花带、大王椰子树阵和金石碑刻文化长廊。
16、名山名人古迹多,目不暇接眼瞭花。松涛风声猿声啼,猴子抢人香烟抽。斗得小孩哇哇叫,绝壁崖边琼楼阁。泰山顶峰松朝阳,只见索道千丈渊。中国旅游日:欣赏自然美景观,细阅名家碑刻。
17、学习隶书传统,除东汉时期的碑刻外,还有古隶阶段的木牍、简帛、刻石,其风格之多样、造型的奇特、趣味的多变,会给学隶书者提供丰富的信息。
18、古代南京地区的碑刻,大多取材于此。
19、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流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
20、论语碑苑以《论语》为表现内容,以书法碑刻为表现形式,以古典园林为依托,阐释了孔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崇高理想。
相关词语
- guī bēi圭碑
- jiè bēi戒碑
- yàn bēi赝碑
- hòu bēi后碑
- bēi bǎn碑板
- wèi bēi魏碑
- bēi lǒng碑垄
- bēi shǒu碑首
- bēi lěi碑诔
- shén bēi神碑
- bēi jié碑碣
- mù bēi墓碑
- bēi jiào ér碑珓儿
- yǔ bēi禹碑
- xián bēi衔碑
- sì jué bēi四绝碑
- lèi bēi泪碑
- bēi shòu碑兽
- bēi xiàng碑像
- bēi bǎng碑榜
- ěr kè尔刻
- kè yìn刻印
- gǔ kè古刻
- kè zhe刻着
- kè kǔ刻苦
- kè jī刻激
- chuán kè传刻
- kè cī刻疵
- bǎi kè百刻
- kē kè苛刻
- cǐ kè此刻
- kè xià刻下
- kè jiǎn刻减
- shí kè时刻
- kè gē刻割
- kè zhōu刻盩
- kè běn刻本
- kè jiǎn刻俭
- cǎn kè惨刻
- kè dù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