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百刻


拼音bǎi kè
注音ㄅㄞˇ ㄎㄜˋ

百刻

词语解释

百刻[ bǎi kè ]

⒈  古代用刻漏计时,一昼夜分百刻。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刻漏计时,一昼夜分百刻。

唐 李德裕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诗:“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絶。”
明 刘基 《夜坐》诗之二:“铜壶管领催华髮,一夜应添百刻长。”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岁差》:“如定日之法,一日百刻。”

国语辞典

百刻[ bǎi kè ]

⒈  古时刻漏计时的刻度,一日可分为一百刻。

晋·陆机〈漏刻赋〉:「度昼夜乎一箭,抱百刻以骏浮。」
《旧唐书·卷三五·天文志上》:「面上为两界,内外为周天百刻。」

分字解释


※ "百刻"的意思解释、百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甘肃天水有位陈冠英先生,生前与夫人研究生肖文化几十年,作有《十二生肖百刻图》,其中有一册《百凤和鸣》,是关于鸡的专题。

2、烹浮生偕饮下入口味陈杂,山风飒撑长篙短舟惊了寒鸦,云树影入湖捞她额间凤羽花,昼夜百刻不若苍何剑挽流云纷沓。乘物游心

3、云树影入湖捞她额间凤羽花昼夜百刻不若苍何剑挽流云纷沓。乘物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