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luàn

暴乱


拼音bào luàn
注音ㄅㄠˋ ㄌㄨㄢˋ

繁体暴亂
词性名词


暴乱

词语解释

暴乱[ bào luàn ]

⒈  武装骚乱。

遭暴乱。

rebellion;

⒉  行凶作乱,以武力破坏社会秩序。

镇压暴乱。

riot;

引证解释

⒈  行凶作乱,以武力破坏社会秩序。

《管子·明法解》:“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姦邪而长暴乱也。”
《淮南子·齐俗训》:“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
冰心 《斯人独憔悴》:“并且这爱国运动,绝对没有一点暴乱的行为,极其光明正大。”

⒉  指行凶作乱的人。

《书·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乱。”
孔 传:“刑强暴作乱者。”
宋 苏辙 《汉论》:“仁人君子尽其心以制天下之事而无所不成,武夫猛士竭其力以剪天下之暴乱而无所不定。”

⒊  指社会发生骚动变乱。

汉 班彪 《王命论》:“世俗见 高祖 兴於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
《淮南子·诠言训》:“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

⒋  残暴昏乱。

《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 桀 紂 暴乱,而 汤 武 征伐。”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国王暴乱, 粤 人 吴元盛 因民之不悦,刺而杀之。”

⒌  猛烈而杂乱。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一片暴乱的轰笑声把他底话淹没了。”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在长的甬道上,蓦然暴乱的响着庞杂的皮鞋声。”

国语辞典

暴乱[ bào luàn ]

⒈  用暴力、违法的行动所制造的动乱。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

暴动 动乱

⒉  制造暴动的人。

《书经·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分字解释


※ "暴乱"的意思解释、暴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暴乱期间数以百计的人乘机窃取财物。

2、相反,他指责反对派背叛,里通外国和发起针对国家的武装暴乱

3、"我还从没遇到过海员酝酿暴乱而不露声色的,"船长说。

4、大使馆门外突然发生了暴乱

5、故哀宗之哀,还在于“自知无大过恶”,却“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

6、暴乱过后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

7、这些暴乱该为政府敲响警钟了。

8、朝廷无视民情,只能私下各方筹集赈灾银两,以解百姓一时之困,也缓解百姓激愤情绪,避免民间暴乱

9、印尼警方逮捕90名松巴哇暴乱嫌疑犯。

10、暴乱之后紧接的是一股希望与和解情绪的产生。

11、一八五七年印度爆发反英暴乱,英军浴血攻陷德里,军官和手下一起四处抢掠。

12、几队狱警一直都在探察暴乱者的防卫情况。

13、恐怖分子和暴乱分子穷凶极恶地反对民主,并不会就此罢休。

14、"我还从没遇到过海员酝酿暴乱而不露声色的,"船长说。

15、暴乱持续了三天。

16、所以,我要感谢解放军指战员用这种态度来对待暴乱事件。

17、人道主义机构警告,每月正有20000人从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逃避暴乱.

18、暴乱在日本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19、, 恐怖分子和暴乱分子穷凶极恶地反对民主,并不会就此罢休。

20、暴乱中,警察挥舞着警棍对人群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