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ē

剥削


拼音bō xuē
注音ㄅㄛ ㄒㄩㄝ

繁体剝削
词性动词


剥削

词语解释

剥削[ bō xuē ]

⒈  原指搜刮侵夺,现指使用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给予公平的或相当的报酬。

对农民遭到地主剥削的程度感到吃惊。

fleece; squeeze; exploit;

引证解释

⒈  切割刮削。

《诗·小雅·信南山》“是剥是菹” 汉 郑玄 注:“天子剥削淹渍以为菹。”
《朱子语类》卷七一:“谓小人自剥削其戟柄,仅留其铁而已,果何所用?”

⒉  搜刮民财。

《北史·恩幸传·刘腾》:“山泽之饶,所在固护,剥削六镇,交通底市,岁入利息以巨万计。”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随你去剥削小民,贪污无耻,只要有使用,有人情,便是万年无事的。”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厉太尊 因贵县当铺戥子太重,剥削小民,所以託弟下来查一查。”

⒊  罢免,革除。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免了我死,纳下笏靴襴袍,剥削了官为民了。”

⒋  犹逼迫。

《天雨花》第二九回:“接到家中观榜样,示威于我太凶心!无端把我来剥削,分明陪上法场门!”

⒌  谓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和劳动成果。

茅盾 《春蚕》二:“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剥削来,早就完了。”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七:“地主们、资本家们都是剥削咱们的。”

国语辞典

剥削[ bō xuè ]

⒈  压榨、搜刮。

《梁书·卷三八·贺琛传》:「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
唐·魏征〈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盘剥 搜括 榨取 克扣 抽剥

分字解释


※ "剥削"的意思解释、剥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动物间没有贫穷,因为他们自力更生,不知道等级与剥削

2、几乎毫无例外这些女人都成为了剥削的牺牲品。

3、富农既是剥削者又是受剥削者。

4、捐赠者可能受到剥削,在穷国尤为如此。

5、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生活已经延续了很多个世纪.

6、剥削者在盥洗室里弄脏了沸腾的油。

7、……你这是在变相剥削我的自由啊!

8、他表示,这些儿童需要保护,免受剥削和虐待。

9、痛斥所有地主和放债者都是罪恶的剥削者。

10、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11、沂蒙人民富有顽强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

12、地主以敲骨吸髓的残酷手段剥削农民。

13、性剥削和性凌虐为严重失检行为。

14、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请长工)。

15、虽然我家过去是上中农,但我们从来没有剥削过别人.

16、过去他属于被剥削阶级。

17、他不识字也不会写字,被足球商人无情地剥削了。

18、正式编制的环卫工成了“剥削阶级”,临时工成了“被剥削阶级”。

19、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20、《诗经·伐檀》一诗主旨,并非“刺贪”或“反对阶级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