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xuē

斫削


拼音zhuó xuē
注音ㄓㄨㄛˊ ㄒㄩㄝ

斫削

词语解释

斫削[ zhuó xuē ]

1.亦作\"斵削\"。 2.砍削。 3.喻修饰文辞。 4.摧伤损害。

引证解释

斫削[ zhuó xuē ]

1.亦作“斵削”。

2.砍削。

例证《管子 · 形势解》:“斲削者,斤力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斲削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 熔裁》:“裁则芜秽不生,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明郎瑛《七修类稿 · 天地五 · 生克制化》:“金尅木,木盛,则喜金尅,是为斧斤斵削。”
清顾炎武《京师作》诗:“经营本睿裁,斵削命般匠。”

3.喻修饰文辞。

例证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读欧公文,疑其自肺腑流出,而无斲削工夫。”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唐人改之,自是唐语; 宋人改之,自是宋语:格调不同故尔。省悟可以超脱,岂徒斲削而已。”
明胡应麟《诗薮 · 六朝》:“汉人直写胸臆,斵削无施, 严氏所云,庶几实録。”

4.摧伤损害。

例证《儒林外史》第八回:“与其出一个斵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隲的通儒。”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彼轻改祖宗之宪章,斵削天地之菁华,苦生民以媚远人,竭脂膏以奉外物。”

分字解释


※ "斫削"的意思解释、斫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