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取象


拼音qǔ xiàng
注音ㄑㄨˇ ㄒ一ㄤˋ

取象

词语解释

取象[ qǔ xiàng ]

⒈  以某事物作为榜样。

⒉  取某事物之征象。

引证解释

⒈  以某事物作为榜样。

《庄子·天道》:“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⒉  取某事物之征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所谓青龙者,东方厥阴之气,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长,其虫鳞……其他取象皆如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螣蛇。”

分字解释


※ "取象"的意思解释、取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赵丹华。观物取象,感物道情汽车造型的设计意图和认知解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间有以正理解者,而又不分次序;间有强分次序者,而又不破取象,各凭臆见,自分枝叶,独惑人心,无益有损,将祖师当年一片普度之慈心,置于无用之地矣。

3、《梦溪笔谈》卷七: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

4、该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定数量的汉语植物名中的取象名素进行分类考察与统计,得出较为准确的量化结果。

5、与晋唐田园诗相比,宋代田园诗的取象更注重丰富性、实用性和学术性。

6、用唯象理论阐述中医思维方式之一“取象比类”。

7、所以,“韵”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是经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艺术效果,它空灵得如镜中之相、水中之花,虚幻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8、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

9、具体表现为取象比类与推演系联这两种基本方法。

10、观物取象立象而尽意意象乃为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根脉之一,饱含丰厚的艺术传统和艺术资源。

11、取象风筝而不用线,以棉纸搓之灭性,缀其端如毂,削竹篾作环,以纸附之;中交午系两铜丝,交处置极薄铜片,周围上乔作墙,中辅苎麻。

12、第一,人为的天、地、人膜拜心理和视觉取象的抽象思维的产生,是文字形态的尝试与选择。

13、其实八卦是整体取象,单个卦只有放在整体中理解才有意义。

14、我们的先人以仰观俯察、取象比类的直观方法,揭示出天人相应的全息规律,竟与现代科学丝丝相合。

15、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16、“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成为艺术创作途中的指路明灯。

17、而八经卦取象之繁多与息壤神话有相通之处,体现了“再生”的神话母题与“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

18、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在取象与造境上匠心独运,技法高妙。

19、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黄炎培

20、隐喻关于映射、合成、互动、取象以及相似迭合等理论与词语意象信息相关,但人们并未就此做深入探讨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