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

北府


拼音běi fǔ
注音ㄅㄟˇ ㄈㄨˇ

北府

词语解释

北府[ běi fǔ ]

⒈  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军府设在建康之北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故称军府曰北府。

⒉  北府兵的略称。

⒊  东晋时京口的别称。

⒋  契丹部落集团名称。唐末,契丹遥辇氏八部以迭剌部为核心的五部和以乙室部为核心的三部,分别组成两个部落集团,称“北府”、“南府”。

引证解释

⒈  东晋 建都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 (今 江苏 扬州市 ),故称军府曰北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 拜北府。”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 晋氏 南迁, 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⒉  北府兵的略称。

《晋书·桓玄传》:“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 、辅国将军 竺谦之、谦之 从兄 高平 相 朗之 、辅国将军 刘袭 ……等,皆 牢之 之党,北府旧将也。”
《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索卢贞》:“北府 索卢贞 者,本中郎 荀羡 之吏也。以 晋 太元 五年六月中病亡,经一宿而苏。”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第五章第三节:“另一方面, 刘裕 却在团结北府中下级军官,密谋推翻 桓玄。”

⒊  东晋 时 京口 的别称。

《宋书·武帝纪上》:“是夜 玄 与 迈 书曰:‘ 北府 人情云何?卿近见 刘裕 何所道?’ 迈 谓 玄 已知其谋,晨起白之。”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愔 在 北府,温 常云:‘ 京口 酒可饮,兵可用。’”
胡三省 注:“晋 都 建康,以 京口 为 北府,歷阳 为 西府,姑孰 为 南州。”

⒋  契丹 部落集团名称。 唐 末, 契丹 遥辇 氏八部以 迭剌部 为核心的五部和以 乙室部 为核心的三部,分别组成两个部落集团,称“北府”、“南府”。

《辽史·太祖纪上》:“四年秋七月戊子朔,以后兄 萧敌鲁 为北府宰相。后族为相自此始。”

国语辞典

北府[ běi fǔ ]

⒈  东晋建都建康,军府位于建康的北方广陵,故称军府为「北府」。后亦泛称政府军队及其所在地为「北府」。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升平初,荀羡为北府都督,镇下邳。」
明·吴伟业〈满江红·沽酒南徐〉词:「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分字解释


※ "北府"的意思解释、北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溥仪到北府的当天晚上,郑孝胥就带着日本人来了,打算以看病为名,把溥仪弄到日本使馆去,溥仪未敢轻举妄动。

2、意气风发的司马元显正踌躇满志;拥有荆州强兵的桓玄正隐忍待发;北府铁军统帅王恭居心叵测;南方五斗米道领袖孙恩正广施恩惠,笼络人心;寄奴刘裕仍在京口卖草鞋为生。

3、5日那天晚上,郑孝胥偷偷地带着日本人来,打算让溥仪以看病为名混出北府,虽然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但是他还不死心。

4、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以世子为豫州刺史。

5、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6、咄咄怪事!南平有人卖三生丸,这北府军居然修炼我柳源家的秘法!我沉睡的这三年之中,柳源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7、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帝,庙号世祖。

8、随后,花衣告别花溟和尉迟敬德,并拜托花溟照顾花云、叶兰,花溟表示会安排花云做北府的总教官,饕餮花的管家职务则找花福宝的父亲接任。

9、说完就转身出了帐篷,北府军果然是兵威强盛,令出如山,一声令下,只是盏茶功夫,这一支北府军就已经撤走了。

10、大兵压境,桓伊挺身而出,与谢玄、谢琰等率领精锐的北府兵8万铁骑,在淝水之滨决一死战,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