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yuǎn

旨远


拼音zhǐ yuǎn
注音ㄓˇ ㄩㄢˇ

繁体旨遠

旨远

词语解释

旨远[ zhǐ yuǎn ]

⒈  旨意深远。

引证解释

⒈  旨意深远。

《易·繫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孔颖达 疏:“其旨远者,近道此事,远明彼事,是其旨意深远。若龙战于野,近言龙战,乃远明阴阳鬭争,圣人变革,是其旨远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言高则旨远,辞约则义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繫》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韦编三絶,固哲人之驪渊也。”

分字解释


※ "旨远"的意思解释、旨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十多年来,陈金根时时想起此情此景,深感费老不愧为一代贤哲,一字千金,言高旨远

2、高占祥拍摄的和平鸽,天然成趣,柔美温馨;他创作的《和平颂》文美意深,言约旨远,他书写的《和平颂》如行云流水。

3、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风神摇曳,情思缠绵。

4、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含意未尽。使人读者,望表而知里。刘知几

5、文约而义薄,辞近旨远

6、法治的要旨,不仅在于宏大叙事上的体现,也在于细微之处的表露,本文所论的衣冠不整能否入访政府机关,应属言微旨远

7、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是新时期文学中的散文精品。

8、杂文的言语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

9、杂文的言语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

10、右文乃吾家光华二十年前旧题,时在戊辰仲春,君客金陵,与魏紫老幸会,晤谈甚欢,先生惠以山水一帧,君感而赋此,其文片言居要,词约旨远,令人击节。

11、张校长的发言言近旨远,同学们很受鼓舞。

12、梦,对湖南而言就是要加快实现湖南的“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分析了湖南“三梦”的实现路径,倡导实干之风,文章实实在在、言约旨远

13、我感到,***所强调的“精神”,言简意赅,言约旨远,很有哲理,很有意蕴,越品味越有感触。

14、言近旨远,意境深邃,卓见绝识,臻于精妙。

15、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大呼‘渡河’之意。

16、写文章当然要言近旨远,万不可堆砌一些谁也不懂的生词难字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