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

词语解释
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
⒈ 原义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现在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
英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引语本《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孔颖达 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祸败。”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明哲保身,《大雅》之絶踪也。”
唐 白居易 《杜佑致仕制》:“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
宋 欧阳修 《晏元献公挽辞》之三:“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清 沉起凤 《谐铎·烧录成名》:“君子明哲保身,而动称好辨,僇辱及之矣。”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明哲保身在这危乱的时代并不见得就是智慧。”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九章:“明明看到 熊彬 的缺点,没有从正面向 熊彬 提出来,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作怪。”
国语辞典
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
⒈ 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不参与会带给自己危险的事。语本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明·梁辰鱼。
引《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浣纱记·第一二出》:「但大仇既报,吾愿已毕。今欲飘然去国,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近洁身自好
反飞蛾扑火 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
英语a wise man looks after his own hide (idiom), to put one's own safety before matters of principle
分字解释
※ "明哲保身"的意思解释、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为人处世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明哲保身。
2、中国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们总是明哲保身。
3、士可仕则仕,不可仕则隐,我为了明哲保身,不过问政治。
4、无私的友情使青春升华,贪婪自私、冷漠无情、明哲保身、视而不见,并非是成熟的体现。
5、往后事不关己,不要多事,学会明哲保身。
6、在这个有太多人在感情世界里选择明哲保身畏缩不前的年代里,她执意要做古老韵律里那一类敢放手去赌的人,想和这个叫唐易的人一起,漂亮地相爱一场。朝小诚
7、两种人当丞相不能用:第一种就是过于精明能干,这种人往往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最后必然发展成功高盖主,尾大不掉。第二种人就是质地平庸,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这种人虽然保险,但却会累死了皇上。
8、事情发生后,大家才对他先知卓见、明哲保身的智慧佩服不已。
9、(笑声)我们觉得这是对美国的一种很有趣的评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现象。
10、是啊!不过一看见那张小脸带着害怕淹死的恐怖神情被激流越冲越远,我们就把明哲保身的金科玉律统统打破了。
11、成年后的她和他总是这样捉着迷藏,当她努力朝他靠拢,他飘忽不定,而她明哲保身地退了一步,他却惶惶然放不了手。辛夷坞
12、孩儿怎会忘了母亲的教诲,只是这朝堂之上,多的是明哲保身之徒,少的是慷慨赴义之士。
13、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14、说完对着李阁主道:“当初我们求救时,魔刀堡选择明哲保身也是人之常情嘛!”
15、嫉恶如仇,无私奉献。可当今社会明哲尚且不能保身,也难怪啦!
16、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对他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17、服从于强力,只是被迫行为,不是自愿行为——最多也只不过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行为而已。
18、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是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19、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这是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
20、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面对名利又争又抢,出了问题上推下卸。
相关词语
- kāi míng开明
- chǎn míng阐明
- míng fán明矾
- kǒng míng孔明
- míng zhì明智
- míng ér明儿
- míng liǎo明了
- míng zhì明治
- míng qīng明清
- zǐ míng子明
- míng xiá明霞
- chá míng查明
- míng chì明勑
- zì míng自明
- míng dǎ míng qiāo明打明敲
- míng xì明细
- míng yán明言
- míng yuǎn明远
- míng cháo明朝
- míng zhe明着
- zhé shì哲士
- lái zhé来哲
- zhé yàn哲彦
- zhé ài哲艾
- bǐng zhé秉哲
- nǎng zhé曩哲
- dà zhòng zhé xué大众哲学
- sān zhé三哲
- zhé sī哲思
- shū zhé淑哲
- liáng zhé良哲
- xián zhé贤哲
- zhé rén wěi哲人萎
- zhé fū哲夫
- zhé xué哲学
- yàn zhé彦哲
- rú zhé儒哲
- jiā zhé家哲
- zhé nì哲嶷
- sù zhé宿哲
- zuò bǎo作保
- bǎo mǔ保姆
- bǎo wǔ保伍
- bǎo yòu保佑
- bǎo shuì保税
- láo bǎo劳保
- bǎo guāng保光
- bǎo fù保傅
- bǎo shì保释
- bǎo dǐ保底
- bǎo yù保育
- bǎo cáng保藏
- bǎo biāo保镳
- bǎo zhí保值
- bǎo hù保护
- bǎo tú保徒
- bǎo zhì保质
- róng bǎo容保
- bǎo guān保官
- huán bǎo环保
- shēn duàn身段
- róng shēn容身
- qiè shēn切身
- qīng shēn轻身
- tóu shēn投身
- bàn shēn半身
- zhèng shēn正身
- jìn shēn近身
- shēn jià身价
- shàng shēn上身
- shēn cái身材
- qiáng shēn强身
- ài shēn爱身
- shēn xíng身形
- wáng shēn亡身
- suí shēn随身
- tuō shēn脱身
- chū shēn出身
- shēn shǒu身手
- qiàn shēn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