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ù sī
注音ㄊㄨˋ ㄙ
繁体兔絲
⒈ 植物名。喻妻室。
⒈ 植物名。即莬丝子。
引《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高诱 注:“一名女萝也。”
《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李善 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⒉ 喻妻室。
引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
明 屠隆 《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⒈ 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⒉ 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
引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1、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化天下。
2、第六章阐述唐代文学作品中兔丝、女萝女性人格意义象征的生成过程。
3、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山中云雾蒸腾,柱子石墩湿润;伏苓被挖掘,兔丝草则枯死。一家失火,百家被烧;进谗者玩弄阴谋,百姓就暴尸荒野。)础润而雨的出处。刘安
4、牵萝补屋、牵萝莫补、松萝共倚、拔了萝卜地皮宽、空心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兔丝附女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