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伐

词语解释
挞伐[ tà fá ]
⒈ 原指迅速讨伐,后来泛指征讨。
例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诗·商颂·殷武》
大张挞伐。
英invade neighbours to punish their inquities;
引证解释
⒈ 原意为迅速攻伐,后挞伐连用,为征讨、讨伐之意。
引《诗·商颂·殷武》:“挞彼 殷武,奋伐 荆楚。”
毛 传:“挞,疾意也。”
《明史·杨廷麟传》:“陛下有挞伐之意,大臣无御侮之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故草昧经营,北征南讨,日不暇给,皆禁旅与驻防迭供挞伐。”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因未得万全之策,致暂缓挞伐之师。”
⒉ 泛指声讨。
引秦牧 《长街灯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繁荣革命文学艺术》:“草菅人命的事件,在报纸上不时公开出来,大张挞伐。”
国语辞典
挞伐[ tà fā ]
⒈ 征讨。
引语本《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近讨伐
反姑息 招抚
分字解释
※ "挞伐"的意思解释、挞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施展讽刺挖苦的本领,猛烈挞伐了炼金术士.
2、如果他们一旦坚决支持我们,也就同我们一样成了拉丁美洲大张挞伐的对象。
3、这标志着哈马斯对竞争对手的态度变软。因竞争对手与以色列对话,哈马萨对其横加挞伐。
4、有些人将其视为“雷区”,或避之唯恐不及,或对其大加挞伐.
5、清代中期,汉学形成了独立的学术派别,与宋学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对立,汉学对宋学大张挞伐。
6、5年前胡志强竞选连任,投票前夕病历被公布,引发舆论挞伐;本月胡志强预定赴美参加儿子毕业典礼,后来发生枪击事件,他捍卫私领域拒答,被K得满头包。
7、由于指证历历,柯文哲现遭专家学者挞伐。
8、笔者所住的肯塔基州当地报纸收到一封挞伐纽约投票的信件,声称婚姻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是明证。
9、江湖人不论是英雄好汉,或者是邪巨外道,一旦引起官府的注意,大张挞伐,结果下场将够惨的。
10、因她持有异议,新闻界对她横加挞伐.
11、张唐英从唐代君臣言行的细节入手,揭发出许多潜伏在历史中恶人恶行,实现他撰写此书时欲图挞伐昏君奸臣的初衷。
12、评论家们对那出戏大加挞伐。
13、冯玉祥曾对张勋大张挞伐。
14、据日媒报道,眼镜男是名东京都内某所初中的数学老师,且还被爆料喜欢未成年,曾邀初中女生外出夜游,而他与17岁真由的照片曝光后,受到许多网友挞伐。
15、奥古斯汀款款布道,卢梭沉思冥想,维达尔鞭斥挞伐,而贾曼让我觉得在讲述,字里行间透着的是:进来坐下,如果你给我讲你的故事,我也把我的讲给你听。
16、但邝在任内争议不断,除了施政满意度敬陪末座外,还频频出境,八年凤凰台风直扑*弯东部,邝丽贞当时人却在欧洲“考察”,引发舆论挞伐。
17、对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更是大加挞伐。在语文教学领域,这种现象尤甚。
18、父亲有感于此,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用了小说的形式来揭露、控诉,大举挞伐,这种新闻外的“新闻”。
19、皇帝闻讯后如惊弓之鸟,厚颜无耻的宣布“朕今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然后从圆明园苍皇出逃,从此再也不敢回到北京。
20、封建社会不仅通过侮称对上述几类女人大张挞伐,而且还要对她们绳之以法。
相关词语
- zhàng tà杖挞
- méi tà shà没挞煞
- jué tà决挞
- tà fá挞罚
- huì tà恚挞
- tà jià挞架
- diē diē tà tà跌跌挞挞
- tà lù挞戮
- tà zé挞责
- tà xùn挞讯
- tà jī挞击
- dǎ huá tà打滑挞
- gōng tà觥挞
- tiāo tà佻挞
- tà chī挞笞
- chuí tà捶挞
- wō tà挝挞
- tà tōng挞通
- yán cí tà fá言词挞伐
- dà zhāng tà fá大张挞伐
- cán fá残伐
- qián fá前伐
- méng fá蒙伐
- fá guó伐国
- fá shàn伐善
- chēng fá称伐
- fá mù伐木
- fá tàn伐炭
- fá qǔ伐取
- jìn fá进伐
- fá mìng伐命
- jī fá积伐
- cān fá参伐
- yāo fá夭伐
- duàn fá断伐
- fá jiāo伐交
- mén fá门伐
- cái fá才伐
- pò fá破伐
- jiàn fá践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