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shì

隐士


拼音yǐn shì
注音一ㄣˇ ㄕˋ

繁体隱士
词性名词


隐士

词语解释

隐士[ yǐn shì ]

⒈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hermit; recluse;

引证解释

⒈  隐居不仕的人。

《庄子·缮性》:“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
宋 陆游 《初到荣州》诗:“废臺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绮色佳 真美!美在深幽,喻人如隐士,喻季候如秋,喻花如菊。”

⒉  善说隐语的人。俳优之属。参阅“隐语”。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咎犯 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 平公 召隐士十二人。”

国语辞典

隐士[ yǐn shì ]

⒈  隐居避世的人。

《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山人

分字解释


※ "隐士"的意思解释、隐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隐士继续念叨着,没有注意。

2、隐士,他身穿一件骆驼毛外衣下面暗绿色地幔.

3、另外还有,虽然四大传奇、六大隐士非他敌手,但隆镶涵纳万物之源,威力甚巨。

4、不管是为国为民的大侠,还是梅妻鹤子的隐士均爱喝酒。

5、当地居民把他看成一个“发疯的老隐士”,对这个古怪的老人敬而远之。

6、早在1500年前,隐士就开始在这里的山上开拓殖民,但当时只有一个隐士

7、隐士隐居者,遁世者,尤。

8、隐士之所以隐,不外乎就是求名求利求利益。

9、这位隐士过著形单影只的生活,很少与人来往。

10、於陵仲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咏隐士

11、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12、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士的特征,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智者。

13、倘若我是一位隐士,我完全可以用一双鞋子凑乎过去。

14、有三位隐士穴居于一个山洞中,他们几乎从不开口讲话。 一天,一匹马闯进他们的住处,事过一年多,第一位隐士说:“那是一匹漂亮的棕马。

15、与百万人群比邻而居的隐士,【造 句网】听起来多讽刺呀。

16、陶渊明作为一个隐士,反复被赞颂的是其隐士精神,其清高旷达的情操和人格。

17、在杜甫流离陇西以及西南时所作诸诗中,经常出现汉末著名隐士“庞公”这一意象。

18、与百万人群比邻而居的隐士,听起来多讽刺呀。

19、在17和18世纪"隐士山"葡萄酒为品酒师所熟知推崇至今

20、隐士自言自语道:“哼——他的心里倒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