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ng

讥讽


拼音jī fěng
注音ㄐ一 ㄈㄥˇ

繁体譏諷
词性动词


讥讽

词语解释

讥讽[ jī fěng ]

⒈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挖苦、指摘或嘲笑言行。

ridicule; mock; quip; satirize;

⒉  以轻蔑或憎恶口气尖刻嘲笑或指责。

充满责备性讥讽的讲话。

sarcasm;

⒊  亦称“嘲讽”

引证解释

⒈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摘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刘 与 侯 皆已赋十餘韵, 弥明 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二折:“它将那情词数闋相讥讽,引的我一点芳心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 刚要举步,它又讥讽地叫:‘ 郭祥,今天是你胜利了,还是我胜利了?’”

国语辞典

讥讽[ jī fèng ]

⒈  讥笑讽刺。唐·韩愈〈石鼎联句·序〉:「弥明应之如响,皆颕脱含讥讽。」也作「讥弹」、「讥刺」。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悔生见他银钱上看得重,未免语含讥讽。」

讽刺 讥笑 讥刺 嘲笑

称赞

分字解释


※ "讥讽"的意思解释、讥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客气点的恐怕也会讥讽我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讥讽一笑,武烈阳径直向着武青玄走去,根本没有偏让的意思。

3、这种质朴冷酷的原教旨主义也许只是一种讥讽

4、被人讥讽为饶舌老人的信口雌黄。

5、她以讥讽的口吻咬牙切齿地作了回答。

6、“好吧!” 凯瑟琳说,带着讥讽的怜悯,“保守你的秘密吧,我可不是懦夫。”

7、她讥讽地笑了笑。

8、许倬云说,*弯这种“塞狗洞”向美国缴保护费、纳贡的方式,不仅无法赢得国际尊重,还招致讥讽与耻笑。

9、1903年,章太炎被囚禁于上海西牢,写诗讥讽杨度,其中两句为“长策惟干禄,微言是借权”。

10、我觉得,分手过后。只有不甘心的那个人,言谈中才会总带讥讽.

11、诗虽然是讥讽公子王孙的,但王建知道是好意,所以也就未加疑忌。

12、因此,也许你患有重要日期疲劳症以及重要日期讥讽症。

13、可是这天理昭昭,是非黑白,竟然能如此颠倒,再看堂上那些士族子弟讥讽的脸色,王烈只觉得如坠冰窟一般。

14、朋友不会讥讽你的微笑,朋友不会欺骗你的情感,朋友不会打乱你的节拍,朋友不会纵容你的过错。

15、每封信都以一个狡猾的附言结尾——都是对屋里那只叫做“王后”的猫的讥讽

16、安东·妮亚的父亲是一个不高不矮的清瘦人物,黄黄的面孔,稀疏花白的唇髭,带着讥讽味儿的眉毛。

17、福克眯细着眼睛,用满带讥讽的口吻叫道:“哟,这不是秦大少爷么?带着零阶的头衔回来了?”。

18、“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问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讥讽当政者。

19、这位作家在小说中讥讽了那个百万富翁。

20、话中带刺,除了指责术赤无能外,连带讥讽术赤的尴尬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