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词语解释
蜀汉[ shǔ hàn ]
⒈ 三国之一,公元221-263年,刘备所建。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
英the kingdom of Shu Han (221-263), on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引证解释
⒈ 蜀郡 和 汉中 的并称。
引《战国策·秦策三》:“栈道千里,通於 蜀 汉。”
汉 班固 《西都赋》:“陂池连乎 蜀 汉,繚以周墙,四百餘里。”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八:“蜀 汉 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⒉ 三国 之一。公元221年 刘备 在 成都 称帝,国号 汉,史称 蜀 或 蜀汉。公元263年为 魏 所灭。
国语辞典
蜀汉[ shǔ hàn ]
⒈ 朝代名。(西元221~264)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继承汉统,为三国之一,史称为「蜀汉」。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为魏所灭。
英语Shu Han (c. 200-263), Liu Bei's kingdom in Sichua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claiming legitimacy as successor of Han
德语Shu Han
法语Royaume de Shu
分字解释
※ "蜀汉"的意思解释、蜀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蜀汉与孙吴之间的夷陵之战,是确定两国疆域的一场战争。
2、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兴建的武候祠。现存武候祠为惠陵、昭烈庙、侯祠合并而来,上图中所示则为纪念刘关张结义的三义庙。造 句网
3、第二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攻打汉中,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率军拒敌,费祎率军救援,魏军退兵。
4、相传,曾出任三国蜀相,继承诸葛孔明掌管蜀汉江山的蒋琬,其故居紧邻汤泉出口。
5、关羽大意失荆州,命丧东吴之手,刘备于成都肇建蜀汉王朝,因愤恨东吴背信弃义而挥师东征.
6、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
7、315晒日子,历史上221年的今天,刘备称蜀汉皇帝。拉开了三足鼎立、斗智斗勇的三国演义大戏。尔虞我诈36计,为“消费者维权日”埋下伏笔。
8、蜀汉之所以能北灭魏国、东平孙吴,一统天下,非但有李疆父子两代之功,数十万将士苦战之力,更有赖于当年诸葛武侯所遗之元戎连弩。
9、蜀汉武乡侯诸葛亮,六出祁山未果,却在五丈原阳寿殆尽。
10、这种理论最初只是用来品评人物,后来被跟随刘备的荆州学者传入蜀中,被蜀汉司闻曹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竖一帜的辅助技术。
11、对南中地区,以宁州之设为标志,前期基本沿袭蜀汉南抚夷越政策,后期则强化对南中的直接统治;
12、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
13、这位蜀汉时期的五虎大将,到后来成了一位天神.
14、三国鼎峙,军事对抗成为常态,曹魏与蜀汉的参军逐渐演化成正式的官衔。
15、蜀汉帝国用严刑峻法统治百姓,所以百姓们才会跑到我们这边来,我们应该尽量用宽大的政策去安抚他们,老百姓自然就会安家乐业。
16、蜀汉曾在荆州建置有一定力量的水军,但在荆州失守之后,水军数量锐减,水军作战能力严重削弱。
17、周兄说笑了,时至今日,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头百姓,有谁没听过说书的讲蜀汉五虎上将?在下自然也是如雷灌耳,久闻大名。
18、当时的作家以最为流行的三国故事作为题材来体现“人心思汉”,遂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权当做正统来加以怀念,曹操终于由一个英雄变成花脸奸臣。
19、永宁镇站至蜀汉路西站行驶路线及站点不变,临时调整经蜀光路、蜀兴西街后回原线路行驶。
20、自从年初刘璋在一群纷纷逃至益州的大汉朝的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在成都登基为帝,宣布继承昔日大汉朝的正统,正式建国蜀汉之后。
相关词语
- shǔ niǎo蜀鸟
- shǔ má蜀麻
- shǔ guó xián蜀国弦
- shǔ jiān蜀笺
- huáng shǔ kuí黄蜀葵
- shǔ jiāo蜀椒
- xī shǔ西蜀
- shǔ shà蜀箑
- shǔ jiāng蜀江
- shǔ wáng蜀王
- shǔ tǐng蜀艇
- shǔ shàn蜀扇
- rù shǔ jì入蜀记
- shǔ mén蜀门
- shǔ dì huā蜀帝花
- luò shǔ洛蜀
- shǔ shí蜀石
- shǔ chá蜀茶
- shǔ shǔ蜀黍
- shǔ gé蜀阁
- chōng hàn冲汉
- hǎo hàn xī hǎo hàn好汉惜好汉
- hàn gāo汉皋
- hàn dì汉地
- hàn fēn汉分
- hàn mín汉民
- guǎ hàn寡汉
- hàn shuǐ汉水
- è hàn饿汉
- sì hàn騃汉
- bì hàn碧汉
- hàn shì汉誓
- hàn chén汉臣
- hàn quē汉缺
- chǔ hàn楚汉
- huá hàn华汉
- hàn shǐ汉史
- hàn qū汉区
- hàn pèi汉佩
- chǔn hàn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