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

词语解释
不辜[ bù gū ]
⒈ 无罪。指无罪之人。不必,不一定。
引证解释
⒈ 无罪。
引《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
⒉ 指无罪之人。
引《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孔 传:“辜,罪。”
唐 刘禹锡 《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
⒊ 不必,不一定。
引《大戴礼记·夏小正》:“‘鴂则鸣’。鴂者,百鷯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辜,读作‘固’。 襄 二十七年《公羊传》‘女能固纳公乎’、《秦策》‘王固不能行也’, 何休、高诱 注并曰:‘固,必也。’古或以辜为之。故《汉书·律历志》注引 孟康 曰:‘辜,必也。’不辜,犹言不必。 《诗·七月》篇‘七月鸣鴂’。是鴂之鸣盛於七月。今方五月,鴂或鸣或不鸣。故曰:‘其不辜之时也’犹言其不可必之时也。”
国语辞典
不辜[ bù gū ]
⒈ 无罪的人。
引《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昔张彦泽虐杀不辜,涛累疏以为不杀彦泽,他日必为国家患。」
分字解释
※ "不辜"的意思解释、不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D、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昨日,国考考试结束,考生们走出考场。
2、早在我国西周时期的经典著作《尚书》就提出“罪疑惟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主张。
3、逮汉文伤不辜之罚,除相坐之令,孝宣倍深文之吏,立鞫讯之法,当是时也,号令刑存。
4、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完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
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
相关词语
- bù shí bù shí不时不食
- bù qiān bù wàng不愆不忘
- bù qì bù lí不弃不离
- bù fēng bù jiǎn不丰不俭
- bù cí bù xióng不雌不雄
- bù jiū bù cǎi不揪不採
- bù gǔ bù jīn不古不今
- bù shēng bù huà不生不化
- bú zhēng bú qiǎng不争不抢
- bù míng bù àn不明不暗
- bù níng bù nài不㝉不耐
- bù jìn bù fú不近不服
- bù zuì bù xiū不醉不休
- bù qū bù náo不屈不挠
- bù jīn bù yóu不禁不由
- bù rén bù yì不仁不义
- bù kuì bù zuò不愧不作
- bù yī bù ráo不依不饶
- bù yùn bù zào不愠不燥
- bù hūn bù sù不荤不素
- lùn gū论辜
- bà gū罢辜
- làn shā wú gū滥杀无辜
- huáng gū皇辜
- gū rén辜人
- gū ēn fù yì辜恩负义
- gū shè辜射
- zhòng gū重辜
- qiāng hài bù gū戕害不辜
- gū huō辜攉
- gū dú辜毒
- lǐ gū理辜
- shěn gū沈辜
- hé gū何辜
- chóu gū愁辜
- pì gū疈辜
- sù gū速辜
- wú gū gān无辜疳
- wú gū niǎo无辜鸟
- gū fù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