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

词语解释
衲衣[ nà yī ]
⒈ 僧衣。
⒉ 代称僧人。
⒊ 道袍。
⒋ 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引证解释
⒈ 僧衣。
引《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⒉ 代称僧人。
引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⒊ 道袍。
引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⒋ 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引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分字解释
※ "衲衣"的意思解释、衲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笑声由远及近,很快到了门口,凤箫侧目望去,见来人竟是一位头发花白,身穿百衲衣,手持铁拐的老叫花子。
2、去年夏天,我去丹东军分区宽甸县红石镇杨木杆子哨卡采访,见到一间用百衲衣似的破布围起来的小棚子,听到一个边防战士洗澡的故事。
3、伸手从田种玉的百衲衣上扯下一块大补丁,不理众人诧异的目光,径自蒙住脸孔,冲了出去,屏障如同水面打个波纹,并没有出现田种玉刚才的屏障。
4、身着浅黄衲衣,脚踩黑白僧鞋,肥大的袖口在走路过程中摇摇荡荡,自从下午3点半踏进市政协大院报到处,这个背着口袋的大和尚成为一道风景线。
5、把我的衲衣和饭钵拿去吧。
6、林阳还小,而且全身被一块传说中的百衲衣给包裹着,根本做不出。
7、克朗彻先生盖了一床白衲衣图案的花哨被子,像是呆在家里的丑角.
8、那刚才还得意万分的程家主,此刻身上看起来就像穿了乞丐的百衲衣似的,当然了,他身上的“百衲衣”。
9、一个叫做李云龙,今年29,乃是一个乞儿,放浪形骸之极,这人每日只食一餐,过午不食,一个钵盂,一根木棍,百衲衣加芒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10、的;又有求千家布、百家米做成百衲衣、百家饭让其穿吃,以为能消除百病的。
11、噗地一声那人钻了出来,身穿麻布短褂,不是印象中的丐帮百衲衣。
12、了尘大师已是一副行脚僧打扮,百衲衣、芒鞋,锡杖铜钵,挑着些经卷。
13、却见他身上衣服宽大,似件大大的百衲衣那样。
14、一拜身穿百衲衣,提头指天星斗七;二拜吃遍千家饭,一颗赤胆山难撼;三拜江湖万里路……
15、好比一个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美女,穿着一件老和尚的百衲衣。
相关词语
- nà sēng衲僧
- liàn nà练衲
- bǎi nà běn百衲本
- yī nà一衲
- hóng nà ǎo红衲袄
- mó nà磨衲
- yóu nà游衲
- fàn nà梵衲
- guān yīn nà观音衲
- bài nà败衲
- bǔ nà补衲
- nà yè衲叶
- qiān nà千衲
- pī nà披衲
- qīng nà ǎo青衲袄
- nà bó衲帛
- hán nà寒衲
- nà nà衲衲
- nà tú衲徒
- bǎi nà bēi百衲碑
- bì yī壁衣
- yī jīn衣襟
- yī lǐng衣领
- pù yī暴衣
- fèng yī凤衣
- chì yī赤衣
- bǔ yī补衣
- yī shang衣裳
- róng yī绒衣
- wú yī无衣
- duó yī夺衣
- ní yī霓衣
- shuì yī睡衣
- cán yī蚕衣
- máo yī毛衣
- jiě yī yì rén解衣衣人
- pī yī被衣
- gēng yī更衣
- fǎn yī反衣
- chū yī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