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

词语解释
三鼓[ sān gǔ ]
⒈ 渭三度击鼓。
⒉ 三更。
引证解释
⒈ 渭三度击鼓。
引《左传·庄公十年》:“齐 人三鼓。”
宋 杨万里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诗:“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⒉ 三更。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红楼梦》第一回:“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未三鼓,公起视,自饲马。”
国语辞典
三鼓[ sān gǔ ]
⒈ 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三鼓表示三更。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近半夜
分字解释
※ "三鼓"的意思解释、三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于是,张生和这位给一位太尉做偏室的李氏会了面,并在次夜三鼓时分私奔出城,去苏州开始了新的生活。
2、石首市群艺馆组织的民间艺人有感于“三万”,编写了一篇跳三鼓唱词:“三万”活动暖人心,贴近百姓与时进,年年工作有创新。
3、捶三鼓为三严,灵车进于内门外,南向,祝以腰舆诣灵座前,西向跪告。
4、更楼之上,已敲三鼓,一阵冷风袭来。
5、这样的“宽限”、“延长”,使得公众一再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进而产生“撤资令”会不会“三鼓而竭”的疑惑来。
6、战鼓、扇鼓、背灯挎鼓合称“赵州三鼓”。
7、苏东坡曾对秦观的弟弟秦少章说,他读书“夜常以三鼓为率”,就是读到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8、总的看来,东线,美国及邪恶势力在南海掀起的一股恶浪,三鼓而衰,过路乌云该散了,中美该干啥干啥,美国军舰照样自由通行,中国种岛依然进行。
9、举黄旗,连三鼓,变方阵;五鼓,举白旗,变圆阵;次二鼓,举赤旗,变锐阵;青旗,变直阵。
10、听了听樵楼三鼓,万籁无声,自言自语说:“是时候了。
11、夜三鼓,见二人舁之阶下,时月明如昼,照见二人皆青黑色,短袖仄襟,胡恐,急走。
12、是夜三鼓,君于右旗门首鸣手枪者再。
13、常德作为湖南著名的曲艺之乡,民间广泛流传了鼓盆歌、渔鼓、说鼓、对鼓、三棒鼓、地花鼓、薅草锣鼓、番邦鼓、跳三鼓、围鼓等一系列“鼓书”形式。
14、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请赵老去婚宴、寿宴上演出了,有的店铺开张了也会请跳三鼓的班子去演出。
15、篡取皇位后,郑国泰回府,左仪贞相机行事,取大杯将其灌醉,在三鼓时分用昭阳剑将其杀死。
16、将相乏术误社稷,布衣三鼓定乾坤。
17、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之所以在“齐人三鼓”后才发动攻击,主要是因为敌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相关词语
- sān shǔ三暑
- sān shì sān yǐ三仕三已
- sān shì三室
- sān guī三龟
- sān yù sān xìn三浴三衅
- sān tiān三天
- dì sān第三
- sān qǐ sān luò三起三落
- sān xìn sān bù三信三不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两两
- sān míng sān gāo三名三高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cì三次
- sān chǎn三产
- san san qi三三棋
- sān sān sì sì三三四四
- sān wǔ三五
- sān zhā sān zhěng三查三整
- sān dà三大
- sān miàn三面
- dié gǔ迭鼓
- gǔ lǎo鼓佬
- gǔ fū鼓趺
- gǔ jīn鼓金
- ěr gǔ耳鼓
- gǔ fú鼓桴
- gǔ kǒu鼓口
- gǔ jiàn鼓谏
- cháo gǔ朝鼓
- wò gǔ卧鼓
- gǔ jià鼓架
- gǔ yuè鼓乐
- gǔ fǒu鼓缶
- gǔ huò鼓惑
- gǔ chún鼓唇
- gǔ hé鼓合
- gǔ gài鼓盖
- cāo gǔ操鼓
- gǔ chuī鼓吹
- bǎo gǔ gǔ饱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