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

词语解释
三古[ sān gǔ ]
⒈ 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
⒉ 泛指古代。
⒊ 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引证解释
⒈ 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
引《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易·繫辞》曰:‘《易》之兴,其於中古乎?’然则 伏羲 为上古, 文王 为中古, 孔子 为下古。”
《礼记·礼运》“始诸饮食” 唐 孔颖达 疏:“伏羲 为上古, 神农 为中古, 五帝 为下古。”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五:“前人论三古各别者,从所见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则洪荒太极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 羲、农 至 尧、舜,为上古; 三代 之世,为中古;自 战国 至于今日以前,皆下古也。”
⒉ 泛指古代。
引《魏书·律历志上》:“三古所共行,百王不能易。”
明 杨慎 《评李杜韩柳》:“晏元献 公尝言……上传三古,下笼百世,横行阔视於缀述之塲者, 子厚 一人而已。”
⒊ 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引唐 张怀瓘 《书断·神品》:“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为华;妙极於华者 羲、献,精穷於实者 籀、斯。”
分字解释
※ "三古"的意思解释、三古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道卷合在一起,就是那块黑石,也就是冥神三古论!而且也就是为了冥神三古论,天外修真强者,才会来到了这片星辰大世界上面。
2、然天道无情,先贤不恤,以至开天遗泽渐失,徒留后人哀叹:洪荒崩而神道灭,六太失而天梯隐,三古尽而仙路绝,几时求的真门开。
相关词语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tiáo三条
- sān zài三在
- sān yí三疑
- sān dài三代
- sān dào三道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sān jìng三三径
- sān sān三三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两两三三
- sān shì sān yǐ三仕三已
- sān xì三郤
- sān jiā三家
- sān fēn三分
- sān yī sān ràng三揖三让
- liǎng sān两三
- sān bǎi三百
- sān xīng三星
- sān zhāng三张
- chōng gǔ冲古
- gǔ zhā古楂
- fān gǔ翻古
- gǔ zhì古质
- fù gǔ复古
- fǎ gǔ法古
- fǔ gǔ抚古
- gǔ dài古代
- gǔ gǔ guài guài古古怪怪
- xī gǔ睎古
- gǔ rén古人
- ào gǔ奥古
- gǔ mào gǔ xīn古貌古心
- cháng gǔ长古
- gǔ shū古书
- gǔ yùn古韵
- gǔ zhēng古筝
- gǔ zhé古辙
- fǎn gǔ反古
- gǔ lái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