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òu

石兽


拼音shí shòu
注音ㄕˊ ㄕㄡˋ

繁体石獸

石兽

词语解释

石兽[ shí shòu ]

⒈  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济南 平陵城 北石兽,一夜中忽移在城东南 善石沟,上有狼狐千餘迹随之,迹皆成路。”
《宋书·礼志二》:“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羊虎》:“然则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自 汉 代而有之矣。”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鄂王 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碑碣石兽》:“唐 律,诸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

分字解释


※ "石兽"的意思解释、石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开光前,石兽的眼睛要用红布蒙住,胸前佩戴红花,直到风水师在良日举行“开光”典礼后,方可摘下。

2、据通州区土桥村村委会的龚副*记介绍,这个石兽确实是作为镇水兽卧在这儿,其身后原本是一座单孔桥,桥名就叫做“土桥”,早已被弃用。

3、她对这些巨大的石兽感到很惊讶。

4、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并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5、沧州之南,有一座古庙近邻河岸,只因汹涌的河水常年啮噬,山门崩塌于河,蹲于山门边的两尊石兽也沉入水底。

6、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

7、石碑旁蹲坐一头石兽,羊身人面,全身缠着一圈一圈的锁链。

8、宫殿外金碧辉煌,红色的屋檐上翘,青色的瓦头仰起,檐角镶嵌着数只石兽,真有碧瓦朱檐、飞檐反宇之势。

9、在陵口古迹,工匠们的慧心灵性和独特的艺术趣味喷薄跃动,酣畅淋漓地释放为造型和线条,每一尊石兽都是一阕生命的欢舞。

10、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

11、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

12、石兽或跨步前行,或举踵欲奔;分无角、独角、双角;均为大型陵墓圆雕石兽造型,并以粗犷拙朴为基调,具有威猛凛然的神秘色彩。

13、据悉,历朝历代中,石兽常立墓葬神道两侧,故统称为“石象生”,具有一定身份的墓葬主人方可享受此等待遇。

14、秦武王仔细打量,只见每座大鼎均矗立在三尺多高的石兽底座上,巍巍然约有丈余之高,仰视而上,鼎中是苍黄泛绿的摇曳荒草,仿佛岁月的苍苍白发。

15、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16、该墓主体呈圆形,上方杂草丛生,石砌周身与地面石埕十分明净,它背山面水,前有护亭、望柱、石兽四只、文武石像两尊,保存较为完整。

17、从残存部分可以看出,石兽胸部鼓凸,隐约可见向两侧伸展的卷翎纹,有短翼,与太平村失名墓辟邪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南朝某位王侯墓前的“狮形石兽”。

18、宋文帝长宁陵墓前石刻或为麒麟铺神道石兽

19、一般来说,石马是立在墓葬神道两侧的石兽之一,统称“石象生”。

20、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