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疏密


拼音shū mì
注音ㄕㄨ ㄇ一ˋ
词性名词

疏密

词语解释

疏密[ shū mì ]

⒈  稀疏与稠密。

疏密不匀的排列。

density;

⒉  疏远与亲密。

不间疏密。

distant and close;

⒊  松散与坚密。

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沈括《梦溪笔谈》

loose and soli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密”。亦作“踈密”。

⒉  稀疏与稠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斑閒赋白,踈密有章。”
踈密,一本作“疏密”。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无真正楷书……至国朝, 文徵仲 先生始极意结构,疎密匀称,位置适宜。”

⒊  简与繁;略与详。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 为作书记,轻重疎密,各得体宜。”

⒋  粗疏与精密。

《晋书·律历志中》:“六十日中疏密可知,不待十年。”
《隋书·律历志中》:“大象 元年,太史上士 马显 等,又上《丙寅元历》,抗表奏曰:‘……去年冬, 孝宣皇帝 乃詔臣等,监考疎密,更令同造。’”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如臣之説为可采者,其推行之法, 陆贄 所陈,惟陛下察其疎密,详加损益,取进止。”

⒌  宽严。

《晋书·刑法志》:“咸康 之世, 庾冰 好为纠察,近於繁细,后益矫违,復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

⒍  松散与坚实。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法先治一室,令地极平,乃埋律琯,皆使上齐,入地则有浅深……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

⒎  疏远与亲密。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又乐賑人急难,不间疎密。”

⒏  高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南西厢》翻本既不可无,予又因此及彼,而有志於《北琵琶》一剧……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如已经行世之前后八种,及已填未刻之内外八种,合而较之,必有浅深疎密之分矣。”

分字解释


※ "疏密"的意思解释、疏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解决了因网格疏密程度引发的数据存储量、索引时间与网格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之间的矛盾;

2、他的作品用笔用线细腻勾勒,采色淡雅透明,构图疏密有致,飞鸟鸣禽往往用细笔刻画,背景环境则用水墨渲染,两种结合得自然和谐。

3、度目三角每个度目接受步进式电子马达控制,设有32种可单独选择的度目,每种度目自00 - 99段选择织目的疏密

4、近年来,由于宿北大战纪念馆建设年代久,园内植被疏密不一,人为践踏及老化现象严重,加之周边规划拆迁等因素,公园急需提档升级。

5、有的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并常因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

6、沿着木板楼梯上到二楼,木板做成的地板被拆得疏密不一,走起来摇摇欲坠,全部门窗被拆得剩下一个框,墙壁也被挖出了几个洞。

7、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

8、青少版编者将总字数近600万字的原著缩减为200万字左右,去除封建迷信观念、详写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略写枝节人物,力求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9、两岸千棵古树,枯青杂陈,藤干缠络,横斜错落,疏密有致,如带如屏,如诗如画。

10、虚实与疏密、黑白、笔墨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生成。

11、同时探讨了应用标准收获表配合未来林分疏密度预估模型,对天然阔叶林小班蓄积量进行动态更新的方法。

12、这个城市的建筑 疏密有致 。

13、网不面摆列的疏密开常用增网线数表现.

14、除了搬进多年收藏的石狮子,还特别栽种了14种植物,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给了院子无限的自由和想象。

15、疏密不一的栎树林就生长在这些岩石中间。

16、近视眼正在走路。地上蚂蚁摆阵,疏密成行。近视眼见了,不知是什么东西,便俯身去拾。拾了半天拾不起来,叹息道:可惜一条好线,竟烂成一段一段的了!

17、一般说,粗线宜于表现肥厚的东西,细线则有挺秀,质薄的感觉,直线坚,圆线柔,干笔枯,湿笔润,线的疏密也能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色彩感。

18、菊家全部是原创,每一件都有名字,手工缝制,针脚疏密不一,还有线头,但喜欢的人却趋之若鹜。

19、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20、感谢如花的四季青葱树木的摇曳疏密中小鸟乐人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