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jūn
注音ㄕˊ ㄐㄨㄣ
繁体時君
⒈ 当时或当代的君主。
⒉ 龟的别名。
⒈ 当时或当代的君主。
引汉 张衡 《四愁诗》序:“﹝ 屈原 ﹞思以道术相报貽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渊源正大之理,不於事物而达之,则 孔 孟 之学真迂阔矣,非时君不用之罪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苏 氏此説虽主为时君用人而言,非正为此书而发。”
⒉ 龟的别名。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称时君者,龟也。”
1、同时君天行气势如虹,左腿横扫,如羚羊挂角,如香象渡河,便是狠狠的扫向了灵兽玄武。
2、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起,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4、苟非秦镜照胆,尧羊触邪,时君听之,安可不惑?参断一谬,俗化益讹。
5、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6、万紫千红山河丽,千家万户笼瑞气。盛世良辰逢佳节,国泰民安天下喜。忽如一夜春风起,梦里乾坤谱新曲。国庆佳时君且记,吉祥如意永不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