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


拼音lí jī
注音ㄌ一ˊ ㄐ一

繁体驪姬

骊姬

词语解释

骊姬[ lí jī ]

⒈  春称时骊戎之女。晋献公伐骊戎,获姬归,立为夫人。

引证解释

⒈  春称 时 骊戎 之女。 晋献公 伐 骊戎,获 姬 归,立为夫人。

《左传·僖公四年》:“初, 晋献公 欲以 驪姬 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晋献公 有子三人,长曰 申生,次曰 重耳,次曰 夷吾。献公 听 驪姬 之譖, 申生 自杀, 重耳 奔 翟国,夷吾 守 屈城。”

国语辞典

骊姬[ lí jī ]

⒈  人名。(西元前?~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晋献公攻打骊戎时,获骊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后因欲立奚齐为太子而陷害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也作「㛤姬」、「丽姬」。

分字解释


※ "骊姬"的意思解释、骊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骊姬是大姐,长得非常好看,有多好看,我们不清楚,反正晋献公特爱她,甚至无视“同姓不婚”的礼法,可着劲儿地疼她,育有一子,史称“专宠”。

2、凭借这一政治资本,不仅保证了晋国韩氏家族历经晋国“逐群公子”与“骊姬之乱”后仍然得到晋君的重用。

3、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

4、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国人都知道太子是衔冤而死。

5、公元前655年,因为哥哥申生被害,夷吾遭遇骊姬之乱,逃到梁国避难;四年后,晋献公驾崩,里克杀了骊姬,派人往梁国迎接了夷吾。

6、申生死后,骊姬又诬陷夷吾是同谋,吓得二公子重耳逃往蒲城,夷吾逃往屈城,加强防备,严阵以待。

7、待到齐姜已死,贾君为夫人事,献公为了博取骊姬的欢心,不顾占卜所现的凶兆,断然改立骊姬为夫人,进而想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做太子。

8、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9、得宠后的骊姬大耍离间计,逼杀王位继承人申生,搞垮了晋国,此即“骊姬乱政”。

10、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骊姬倾晋”、“骊姬乱晋”。

11、晋献公同时也是一个好内多宠的君主,晚年宠信妃子骊姬,欲废嫡立庶,逼死太子申生,又逼走了重耳和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