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若存若亡若存若亡的意思
ruòcúnruòwáng

若存若亡


拼音ruò cún ruò wáng
注音ㄖㄨㄛˋ ㄘㄨㄣˊ ㄖㄨㄛˋ ㄨㄤˊ

成语解释 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

词语解释

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引证解释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 马融 《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超 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国语辞典

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

⒈  似有若无。

《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

分字解释


※ "若存若亡"的意思解释、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2、按照心法的要求盘膝闭目,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慢慢地身体内会产生麻痒的感觉,这就是灵气入体的征兆。

3、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4、就在这刹那间,一种若存若亡的惘然感觉充盈了杨昊的整个心胸。

5、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

6、他双目垂帘,双手很自然的交叉在一起,摊在大腿上,一动不动,有如泥胎木偶一般,唯有气息自然绵长,若存若亡

7、他们的呼吸渐微,若有若无,身体出现浮,轻,飘,若存若亡的感觉。

8、你就当我不存在,按照你自己理解的,将微意守于丹田,只用丹田呼吸,若存若亡,似有似无。

9、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10、这就是‘道昭如日月,法若存若亡,术杳如幽冥’,简而言之,就是道昭法隐术不传。

11、知游心于无限,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12、这话若是被小静听到,那还了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3、若存若亡,似有似无,先存后忘,知而不守。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

15、无声,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

16、昊天顿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17、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18、他闭上眼睛,全身慢慢放松,精神逐渐进入若存若亡、幽明交替的冥想状态。

19、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0、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