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具文


拼音jù wén
注音ㄐㄨˋ ㄨㄣˊ

具文

词语解释

具文[ jù wén ]

⒈  空文;徒具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

上计簿,具文而已。——《汉书·宣帝纪》
一纸具文。

dead letter; mere formality;

⒉  备文;撰写文字;文词具备。

直书其事,具文见意。——杜预《左传序》

write;

引证解释

⒈  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

《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颜师古 注:“虽有其文,而实不副也。”
《明史·忠义传三·邢国玺》:“时帝以修城郭、练民兵、储糗粮、备戎器四事课天下,有司率视为具文,惟 国璽 奉行如詔。”
邹韬奋 《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工人以很大很久的牺牲争得的八小时制的法令竟等于具文,于是激起了劳动界的反抗。”

⒉  形诸文辞。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车’,‘ 齐侯 献捷’之类是也。”

国语辞典

具文[ jù wén ]

⒈  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文字。

《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
《明史·卷二九一·忠义传三·邢国玺传》:「时帝以修城郭、练民兵、储糗粮、备戎器四事课天下,有司率视为具文,惟国玺奉行如诏。」

⒉  用文辞表达。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分字解释


※ "具文"的意思解释、具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顷已嘱‘如必须华兵,可由政府具文来,即代转电请宪核办’等语。

2、诚使中外一心,誓除此害,不惑于姑息,不视为具文,将见人人涤虑洗心,怀刑畏罪,先时虽有论死之法,届期并无处死之人。

3、但从未见惩处记载,盖所谓礼制早已成具文,风俗变迁无时,官方亦不以为意。

4、律师、法官等法律人集团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基于国家法律的有关实体规定和诉讼程序制定的。法条具文一多,执行不力,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成了不切实际和不必遵守的纪律说教。法律人的职业素质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正式(诉讼)渠道和法律人集团的信誉受到呆账拖累,本身成了社会正义经常谴责的对象。冯象

5、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6、与此相似,全国布满了这短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一的现象。

7、会后,冯沪祥具文向校长阎振兴告状,台大训导处发文要求哲学系代主任赵天仪解除陈鼓应的导师职务,钱永祥也以“荒谬重伤同学”为由,受到记大过一次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