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ēng

僧格


拼音sēng gé
注音ㄙㄥ ㄍㄜˊ

僧格

词语解释

僧格[ sēng gé ]

⒈  指僧人风格、格调。僧阁,僧楼。格,通“阁”。

引证解释

⒈  指僧人风格、格调。

唐 薛能 《赠源寂禅师》诗:“门禪从 北祖,僧格似 南朝。”

⒉  僧阁,僧楼。格,通“阁”。

前蜀 贯休 《题灵溪畅公墅》诗:“境清僧格冷,新斩古林开。”

分字解释


※ "僧格"的意思解释、僧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着僧格林沁派员即将耆英锁扭押解来京,交巡防王大臣,会同宗人府刑部,严讯具奏。

2、当英、法军舰逼临大沽海口时,咸丰帝还谕示僧格林沁、恒福不可“仍存先战后和”。

3、咸丰皱了半天眉头,下旨僧格林沁、瑞麟退守通州,严防洋人内犯。

4、同年6月,僧格林沁趁大雨季节,“挖壕筑围堤,以水为兵”,引水浸灌北伐军营连镇,用计大败北伐军。

5、僧格林沁惘顾国恩,荒误军机,置使八里桥一战全军尽没,京津失守,以至动荡天朝国本。

6、咸丰帝闻警大怒,把提督、总兵、副将各人,革职拿问,特命亲王僧格林沁,带兵赴天津防守;又命亲王绵愉,总管京师团防事务,严行巡逻。

7、说实话的,逃亡中原地区,或许能偏安一阵,但是北有僧格林沁的精锐旗兵,南有曾国藩的强悍湘军,夹击之下恐怕也只有覆灭一途。

8、现在,僧格林沁真的失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惨,曾国藩得讯之初,着实有点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的感觉。

9、谕已故贝勒那尔苏为僧格林沁孙,惓念前劳,追封亲王,后不得援例。

10、僧格林沁是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三朝元老,也是在抗击英法联军中唯一打过一场胜仗的将领。

11、一如帐中,李全忠也顾不得许多礼仪,直接出示道光帝信物,待僧格林沁验明之后,立马宣旨:“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接圣上口谕”。

12、如此多方准备,一旦狡焉思逞,僧格林沁大兵扼之于前,各路乡勇蹑之于后,加以泄水塞土诸法,洋船欲进不能,欲退不得,而谓不足制其命者,吾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