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

论议


拼音lùn yì
注音ㄌㄨㄣˋ 一ˋ

繁体論議

论议

词语解释

论议[ lùn yì ]

⒈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⒉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

⒊  议论文。

引证解释

⒈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
唐 韩愈 《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

⒉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

《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则不若伏藏其论议,荡涤秽恶,俾众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内矅。”

⒊  议论文。

《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分字解释


※ "论议"的意思解释、论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2、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3、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

4、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5、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游不失乐,朝不失礼,议不失计,轨事之大者也。

6、**战争前,**论议中的例禁论不是严禁论。

7、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欲立效以报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省宫掖不急之费,禁约左右骄纵之臣,数讥切宠要,献替帷幄,帝亦深倚仗之。

8、前四史论赞文体演变与时代论议风潮密切相关。

9、吴兴沈重名为硕学,高祖尝令彦之与重论议,重不能抗,于是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10、前四史论赞之所以具有其它正史论赞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与浸染时代论议风潮密不可分。

11、论议风生相关阅读 风靡一时

12、论议风生_百度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