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

词语解释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招使敌人来投降。
英summon sb.to surrender;
引证解释
⒈ 号召、劝谕敌人投降。
引《史记·李将军列传》:“陵 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 陵。”
《后汉书·南匈奴传》:“大将军 梁商 以 羌胡 新反,党众初合,难以兵服,宜用招降。”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福建贼廖恩》:“既乃招降予官,朝廷以其悍勇,颇任使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崇德 八年,遣 阿尔津 等征 虎尔哈 于 黑龙江,凡克三屯,招降四屯。”
国语辞典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号召、劝谕敌人归降。
引《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分字解释
※ "招降"的意思解释、招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4、解救;解脱。
2、曹操的另一种用人之法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3、洪启薰先向起义军发出招降书,威胁利诱。
4、自到广陵,并钟多垒,即亦招降草寇,救援临淮。
5、孙瑜最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
6、这么多的王爷需要大量的杂役服侍,于是就抓兵拉夫,招降纳叛。
7、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8、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9、我们发明“被调查”一词的保留是——招摇过市,招降纳叛,纳士招贤,买马招兵,金字招牌。
10、1274年(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二月,吕文焕拜参知政事、行省荆湖,跟随元将伯颜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鄂州等城。
11、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12、譬如元帅督兵到此,并无 片纸只字 ,布诚开导,安抚招降,直把这云中岸当作异域之地,把这云中岸的大众视为化外之人,任意屠戮,以博封赏,略无恻隐之心。
13、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波才耶?
14、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15、不知道帖里帖木儿是不是被刘伯温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最终决定拒绝招降,并向朝廷递交了由刘伯温起草的议剿奏书,建议继续对方国珍“剿而杀之”。
16、哈哈,赵云,你实在是太小看我们了,我江东男儿全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绝对没有贪生怕死之徒,我看你还是收起你那招降的一套吧!
17、在他们的反革命言行中,大量的主要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攻击无产阶级*政治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分裂党的活动。
18、文化大革命中,兰兰妈妈招降纳叛的主要罪行就是重用白洁妈妈。
19、长官,麦考利夫将军拒绝了德军的招降。
20、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
相关词语
- zhāo zhǐ招纸
- yī zhāo一招
- zhāo jù招具
- zhāo lǐ招礼
- jīng zhāo旌招
- tiāo zhāo挑招
- shì zhāo市招
- zhāo lái招来
- xuǎn zhāo选招
- zhāo jǔ招举
- zhāo yìng招应
- zhāo zāi招灾
- zhāo mù招木
- xuān zhāo宣招
- tè zhāo特招
- zhāo chéng招成
- jiā zhāo嘉招
- jī zhāo鸡招
- lèi zhāo类招
- zhāo fú招服
- jiàng chù降黜
- ér jiàng而降
- dì jiàng递降
- bǐ jiàng比降
- jiàng xīn降心
- guāng jiàng光降
- hái jiàng还降
- jiàng diǎn降典
- dǎ jiàng打降
- jiàng báo降薄
- jiàng shù降恕
- bān jiàng颁降
- jiàng luò降落
- jiàng shuǐ降水
- jié jiàng节降
- jiàng sǐ降死
- jiàng dēng降登
- jiàng shèng降圣
- chōng jiàng冲降
- chū jiàng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