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

词语解释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招使敌人来投降。
英summon sb.to surrender;
引证解释
⒈ 号召、劝谕敌人投降。
引《史记·李将军列传》:“陵 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 陵。”
《后汉书·南匈奴传》:“大将军 梁商 以 羌胡 新反,党众初合,难以兵服,宜用招降。”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福建贼廖恩》:“既乃招降予官,朝廷以其悍勇,颇任使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崇德 八年,遣 阿尔津 等征 虎尔哈 于 黑龙江,凡克三屯,招降四屯。”
国语辞典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号召、劝谕敌人归降。
引《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分字解释
※ "招降"的意思解释、招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2、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3、譬如元帅督兵到此,并无片纸只字,布诚开导,安抚招降,直把这云中岸当作异域之地,把这云中岸的大众视为化外之人,任意屠戮,以博封赏,略无恻隐之心。
4、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等城。
5、曹操阵营中猛将如云,谋士如林,皆因招降纳叛所致。
6、他贼心不死,一贯招降纳叛,结党营私。
7、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8、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
9、在他们的反革命言行中,大量的主要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攻击无产阶级*政治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分裂党的活动。
10、1274年(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二月,吕文焕拜参知政事、行省荆湖,跟随元将伯颜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鄂州等城。
11、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4、解救;解脱。
12、哈哈,赵云,你实在是太小看我们了,我江东男儿全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绝对没有贪生怕死之徒,我看你还是收起你那招降的一套吧!
13、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14、另一个方式是招降纳叛,尤以共产党的叛徒为主。
15、在乡村基层,政党轮替之后民进党声势大张,更有不少“黑金”势力改投到该党旗下,在选举利益高于一切的考虑下,民进党自然乐于招降纳叛,扩张自己的基层势力,结果便是迅速与地方派系结合,形成新的依附与结盟关系,从而黑金化。
16、攻心吕蒙招降纳附,富豪鲁肃敛财聚宝。
17、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
18、不知道帖里帖木儿是不是被刘伯温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最终决定拒绝招降,并向朝廷递交了由刘伯温起草的议剿奏书,建议继续对方国珍“剿而杀之”。
19、童贯、王厚等率兵进城,下令不得扰民滋事,城里城外张贴安民告示,一边招降四处青唐酋长、部族;一边修整城防,救治伤员。
20、后来宋江入朝,将胡俊,胡显反邪归正,招降二将之功,奏过天子,特授胡俊,胡显为东川水军团练之职,此是后话。
相关词语
- chéng zhāo成招
- zhāo jiàn招箭
- gōng zhāo供招
- qíng zhāo情招
- jiāo zhāo交招
- bǎi zhāo柏招
- chéng zhāo承招
- xiāng zhāo相招
- zhāo kěn招垦
- zhāo quán招权
- tǒng zhāo统招
- xuǎn zhāo选招
- yīn zhāo阴招
- jué zhāo绝招
- shè zhāo射招
- zhāo hào招号
- dà zhāo大招
- zhāo jù招具
- chǒng zhāo宠招
- shì zhāo市招
- jiàng fú降幅
- jiàng bài降拜
- jiàng lín降临
- jiàng bù降部
- jiàng chù降黜
- xiáng fú降服
- jiàng xīn降心
- jiàng duó降夺
- shēng jiàng升降
- jiàng chéng降城
- guī xiáng归降
- jiàng chì降敕
- jiàng chū降出
- bō jiàng播降
- jiàng fú降符
- jiàng wēn降温
- chū jiàng出降
- jiàng bō降播
- jiàng diǎn降典
- jiàng diào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