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shū

诗书


拼音shī shū
注音ㄕ ㄕㄨ

繁体詩書
词性名词

诗书

词语解释

诗书[ shī shū ]

⒈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⒉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oks; literatures; works;

引证解释

⒈  《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⒉  泛指书籍。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潘华 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 爱好 汉 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 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

⒊  诗作和书法。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 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 文帝 称为二宝。”

⒋  诗作和书信。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国语辞典

诗书[ shī shū ]

⒈  《诗经》和《书经》,亦泛指一切经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不读诗书,是口浊也。」

如:「饱读诗书」。

分字解释


※ "诗书"的意思解释、诗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小女子才疏学浅,平日里只会读一些诗书,做些女红,恐怕帮不上大人的忙。

2、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3、身为老师,还上SQ网站,你枉读诗书,斯文败类!

4、田先生饱读诗书,应知君子不夺人所好之理。

5、在清朝七十余年,其内心不时泛起家世的隐痛和故国之思,并流露在诗书画中。

6、看公子相貌堂堂,定然饱读诗书,恰逢如此盛景,公子不妨为大家作诗一首,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7、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8、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9、事实上,自古以来,将诗书画结合巧妙的人大有人在。

10、张相公模样俊俏、满腹诗书,来提亲的人可多了.

11、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12、诗书画三位一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份识别符码,诗书画三绝也就成为评定文人画的标准。

13、刘秉衡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作品也屡获佳誉,诗书画皆有不凡。

14、顾绮年本是典型的古代闺秀,自小学习诗书礼仪、针黹女红,深谙女则女训之礼规。

15、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张晓风

16、读尽诗书不觉狂,古往今来我为王,头顶碧霄舞日月,我心路长情更长。风凌天下

17、受“洛学”和“理学”文化的熏陶,崇尚诗书礼仪,文武双修,水东村有人才辈出之称。

18、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1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20、”;说重点,父要子亡,我老讲道理的, 在家熟读诗书, oxoox易动感情, 通情达理 ,这是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