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谕

词语解释
上谕[ shàng yù ]
⒈ 古时皇帝以诏书形式发布的命令、告示。
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系列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从这里发出“上谕”签订的。——《故宫博物院》
英imperial edict;
引证解释
⒈ 即诏书。
引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上諭蠲免 山西 所欠谷草,大学士臣 吴琠 、臣 陈廷敬 等公疏谢恩。”
《文明小史》第八回:“朝廷有过上諭,原説不久就要裁撤釐卡的,怎么又添了这许多捐局呢?”
国语辞典
上谕[ shàng yù ]
⒈ 皇帝告令臣民的诏书。
引《元史·卷一二八·阿里海牙传》:「是州生齿数百万口,若悉杀之,非上谕伯颜以曹彬不杀意也,其屈法生之。」
《文明小史·第八回》:「朝廷有过上谕,原说不久就要裁撤厘局的,怎么又添了这许多捐局呢?」
英语imperial edict, see also 聖諭|圣谕[sheng4 yu4]
法语décret impérial, édit impérial
分字解释
※ "上谕"的意思解释、上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政启也刻意保持着良好的姿态,一面对请愿代表优礼相待,耐心安抚,并颁下上谕赞赏代表们“具见爱国热忱,朝廷深为嘉悦”。
2、原来,杨苏棣此番赴台,是携有布什给扁的“上谕”,由于这道“上谕”措词严厉,扁听后知道事态严重,必须表态,才公开保证不会再给美国“意外”。造 句网
3、政变起初,慈禧太后在上谕中只是斥责康有为“莠言乱政”。
4、臣弟谨奉上谕,克勤克俭,延我大明宗稷。
5、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6、后的上谕中说,我国家百数十年来,厚泽深仁……百姓幸际昌期,安土乐业,若非迫于万不得已,焉肯不顾身家,铤而走险。
7、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发上谕加以推行,此即“钦定新清语”。
8、你只实说全嫔娘娘是怎么回事罢了,既是上谕未下,我必不声张出去,担保你不担是非便是了。
9、, 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10、,何况他资助的还是清廷上谕中明确宣布为“叛军”。
11、翻开《清实录》,严厉指斥和禁阻官员之间“迎往送来,交际馈遗”、“馈送燕会”、“聚饮成风”的上谕几乎史不绝书。
12、上谕颁布后的第3天,他给丁日昌写信,说"海防一节,虽奉简派,徒拥虚名,恐鲜实济。
13、上谕颁布后的第3天,他给丁日昌写信,说"海防一节,虽奉简派,徒拥虚名,恐鲜实济。
14、进宫继嗣为帝,但那毕竟只是在小范围内宣布,还没有明发上谕,与现在的情形相比,还不完全是一码事。
15、当年5月,清政府为了将已经由商办、民办的粤汉、川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强行下达了“干路均归国有”的“上谕”。
16、军机处也得麻利一点,上谕、懿旨简单着拟,别那么多废话。
17、东翁,这如果开了枪,事情就不能转圜了!朝廷可有保拳护团的上谕啊!东翁万不可因一时私愤乱了方寸,坏了大局啊!
18、前已有谕,本钦差务求穷核国泰、于易简辜恩溺职、贪赃索贿情由,奉上谕不拟大事株连。
19、到了乾隆九年,又有上谕明发全国:明年二月会试,天气尚未和暖,且各省皆需复试,士子到京未免稍迟,着改期于三月举行。
20、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相关词语
- ā shàng阿上
- shàng fù上复
- hù shàng沪上
- shàng wèi上尉
- hé shàng河上
- shàng shān上山
- shàng zhī上之
- shàng hǎo上好
- ruì shàng鋭上
- jiē shàng街上
- shàng nián上年
- shàng àn上岸
- zhǔ shàng主上
- fǔ shàng府上
- shàng péng上棚
- wú shàng shàng pǐn无上上品
- gǎn shàng赶上
- fù shàng附上
- è shàng恶上
- shàng jiàng上将
- xīng yù兴谕
- shēn yù申谕
- shěn yù审谕
- diào yù调谕
- miǎn yù勉谕
- yù jiào谕教
- chuán yù传谕
- yù wèi谕慰
- nǐ yù拟谕
- biàn yù徧谕
- yù zhī谕知
- miàn yù面谕
- tuō yù讬谕
- yù dǎo谕导
- yù zǐ谕子
- bǎng yù榜谕
- jiè yù戒谕
- chì yù敕谕
- kǒu yù口谕
- yù dān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