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义


拼音sǐ yì
注音ㄙˇ 一ˋ

繁体死義

死义

词语解释

死义[ sǐ yì ]

⒈  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

引证解释

⒈  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

《吕氏春秋·离俗》:“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
《史记·汲郑列传》:“淮南王 谋反,惮 黯,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清 方兆曾 《国士叹》诗:“人臣死义不死恩,众人国士何当论。”

国语辞典

死义[ sǐ yì ]

⒈  为守节义而死。

《史记·卷一二〇·汲黯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分字解释


※ "死义"的意思解释、死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

2、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3、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

4、倘若能早生十年…嘿,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便在今日!…小兄弟乃左大人公子,便代令尊,受了绛这一拜。

5、……累我百官忠孝不能者,世子罪魁也!使我士林无遗类者,世子祸首也!今以正直之德直刺罪魁祸首,纵仗节死义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

6、杨慎在议大礼中站在其父杨廷和一边,为维护皇统仗节死义,但他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削弱、侵犯了皇权。

7、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8、国家养士150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9、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之道,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10、小杨翰林他……他因为率众大臣伏于左顺门撼门而哭,自言仗节死义,被施以廷杖,将要谪戌云南。

11、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等,如发蒙振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