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服

词语解释
威服[ wēi fú ]
◎以威力慑服。畏服。
引证解释
威服[ wēi fú ]
1.以威力慑服。
例证《史记 · 秦始皇本纪》:“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
《后汉书 · 西域传序》:“由此察之, 戎狄 可以威服,难以化狎。”
北魏 · 郦道元 《水经注 · 河水二》:“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其在外者,如今 俄 夷诸邦有立国之本,可以德绥,可以威服者也。”
2.畏服。
例证《后汉书 · 皇甫规传》:“﹝ 规 ﹞在事数岁,北边威服。”
国语辞典
威服[ wēi fú ]
◎以令人敬畏的力量逼服。
例证《后汉书 · 卷八八 · 西域传 · 序》:“由此察之,戎狄可以威服,难以化狎。”
《五代史平话 · 梁史 · 卷上》:“做著那弓箭,威服乖张。”
反义德化
分字解释
※ "威服"的意思解释、威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华文明恩泽四方,却并没能让当地越族威服,唐亡之后,交趾窃据越北,屡犯天南,竟成中华大患。
2、(霸显)霸是威服诸侯,显是扬名列同,“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3、因此,担任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的人选不仅要统兵临戎,而且更能威服边圉、绥靖两番,使边境无风尘之警。
4、这‘墨灵杖’在与人争斗确实无有什么大用,但是在镇压威服鬼物之时确有奇效,不过徐平也在其中篆刻入不少巫门咒文,使其另有几分不为人知的威能。
5、即使在这种危急关头,先秦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主张要通过谈判、说服,甚至威服的方式作最后的努力,力争把战争消灭在开战之前,以争取和平。
6、成康继之,满朝文修武偃,东伐淮夷,威服四方。
7、——这个裴君功劳还不小呢,他在典蜀期间,平定周边蛮夷叛乱,内部百姓安定,四方威服。
8、百年耻辱,一朝雪清,威服四海,世界大同!ToP。
9、冯玉祥把自己的军队看作一个大家庭,而他则是“家长”,一手以恩感人,一手以威服人。
10、服务是政府机关的职责,政府机关就该诚信于民,服务于民,千万不能“威服”于民。
11、当时,他还以为那道金光可以给自己带来狗血般的超能力,比如YY小说里的异能,随便虎躯一震就能威服四海呢,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12、也再次证明这两个国家不知德为何物只能威服,大大地欠揍!中国的*弯,多少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弯历来是中国固有领土。
13、仿佛中国天朝盛世无比、天下无敌、威服四海似的。
14、宋襄公与楚国会盟的目的很明确,他不像齐桓公那样,要“尊王攘夷”,更不是想当楚国的盟主,他是要结交楚国,以威服诸侯,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
15、汉时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王朝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山威服军司”,驻地即黑城。
16、螭虎是一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用螭虎做纽表示君临天下,威服臣官的绝对权威。
17、其次,金三世上台急需立威服众。
18、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它建在荒漠台地上,是公元9世纪西夏王朝在居延地区设立的“黑山威服军司”所在地。
19、结果是,血淋淋的人头,威服了二百余年的书生胆。
相关词语
-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官不威,牙爪威
- líng wēi灵威
- sù wēi素威
- wēi rú威如
- nán wēi南威
- ēn wēi恩威
- bīng wēi兵威
- fàn wēi犯威
- wēi zhà威诈
- jìn wēi祲威
- dà wēi大威
- wēi pì威辟
- hú wēi狐威
- shēn wēi申威
- wēi dòu威斗
- miè wēi灭威
- fēn wēi分威
- liǎn wēi敛威
- sī wēi私威
- bào wēi暴威
- cuò fú挫服
- chū fú初服
- shū fú舒服
- bái fú白服
- fú xíng服刑
- chén fú臣服
- chē fú车服
- zhàn fú战服
- chǐ fú侈服
- fú dú服毒
- kǒu fú口服
- chēng fú称服
- fú cóng服从
- cǎo fú草服
- chōng fú冲服
- fú yòng服用
- zhēng fú征服
- fú shì服侍
- fú fú tiē tiē服服帖帖
- lǐ fú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