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畏服


拼音wèi fú
注音ㄨㄟˋ ㄈㄨˊ


畏服

词语解释

畏服[ wèi fú ]

惧怕而服从。

英文be obedient with fear;

引证解释

畏服[ wèi fú ]

1.因畏惧而服从。

例证《逸周书 · 武称》:“夷厥险阻,以毁其服,四方畏服,奄有天下,武之定也。”
晋 · 袁宏 《后汉纪 · 桓帝纪一》:“匈奴、莎车、乌孙、鲜卑 诸国常不宾附者,闻 膺 威名,莫不畏服。”
《红楼梦》第五五回:“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门,还説出许多笑话来取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所谓耀武,就是对外国人夸耀 中国 的富强文明,使他们畏服。”

2.敬服。

例证《北齐书 · 废帝纪》:“以 常山王 地亲望重,内外畏服,加以 文宣 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 愔 等并怀猜忌。”
宋 ·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初为 建安 主簿,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
清 · 陈天华 《警世钟》:“无论甚么国,都要赞嘆我 中国,畏服我 中国。”

国语辞典

畏服[ wèi fú ]

敬畏、佩服。

例证《红楼梦 · 第五五回》:“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

近义慴伏 震怖

分字解释


※ "畏服"的意思解释、畏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高虎开口道,他见马肃举止沉稳,身后的羌人多畏服他,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天子在雒阳为马腾等人备下的赏赐不少,这随行的百余名羌汉杂从,倒也是养得起的。

2、从征刘勋,破黄祖,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

3、或许,这就是人们面对强大力量时本能而生的畏服感。

4、官吏横暴,人民畏服,末世之兆也。

5、太阳犹如一块普天下人们共同耿耿心头的伤疤,无时不再提醒着人们对信仰的畏服

6、与羌豪往来,那羌豪见其多力,也并皆畏服,先帝时,曾入为羽林郎,又从中郎将张奂征羌,为军司马,转战有功。

7、守边二十余年,辽兵畏服,不敢犯界,皆呼为杨六郎。

8、前有王振刘瑾,后有魏忠贤,都是皇帝宠信的时候权势滔天,天下畏服

9、日军当年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目的,就是要用“武力”迫使中国及中国人民“畏服”,放弃抵抗,屈膝投降。

10、所以,那些对死亡的力量感到恐惧、畏服的智慧生命将这种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冠以了死神之名,尽管不能肯定,他是否真实存在。

11、冯世江是个在日租界横行的流氓,自幼以心狠手黑著名,凡是惹着他的,他都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因此许多人都畏服他并尊他为首领。

12、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

13、白马寺僧人不法,我久经耳有所闻,只因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若不先将这出入宫帷的幸臣,狐假虎威的国戚惩治数人,威名不能远振,这班鼠辈,也不能畏服

14、是以吏得其人,民乐其业,远近畏服,户口滋殖焉。

15、因此一直以来谢启明对他都有一种畏服,在他面前,谢启明表现得特别的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