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行役


拼音xíng yì
注音ㄒ一ㄥˊ 一ˋ

行役

词语解释

行役[ xíng yì ]

⒈  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⒉  泛称行旅,出行。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

⒉  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类因行役穷日力,且为姑俟回程来观之语所误,竟失一往,貽终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
郁达夫 《星洲既陷厄苏岛困孤舟中赋此见志》诗:“伤乱倦行役,西来又一关。”

国语辞典

行役[ xíng yì ]

⒈  因兵役或公务等事而出行。

《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唐·张谓〈送卢举使河源〉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⒉  旅行。

晋·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之二:「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分字解释


※ "行役"的意思解释、行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又,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纳兰容若

2、臣伏见国家师旅岁出,调度之费狃以浸广,右戍四镇,左屯安东,杼轴空匮,转输不绝,行役既久,怨旷者多。

3、周邦彦基本承袭了柳永词的余风,仍表现男女恋情和羁愁行役等传统内容,但由于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使词艺趋于精美化方面功不可没。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以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

5、紫藤架下,晚风习习,右手指尖习惯性拂向鬓边,落空时才记起,早在上一世已剪掉三千烦恼丝,忍不住微微失笑,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原来,已成今古。安宁

6、该文认为《诗经》是边塞诗的源头。表现战争、行役与怀乡,都是边塞诗的基本内容。

7、紫藤架下,晚风习习,右手指尖习惯性拂向鬓边,落空时才记起,早在上一世已剪掉三千烦恼丝,忍不住微微失笑,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原来,已成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