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义

词语解释
行义[ xíng yì ]
⒈ 躬行仁义。
引证解释
⒈ 躬行仁义。
引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放牛 桃林,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
《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⒉ 品行,道义。
引《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⒊ 指履历,事迹。
引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分字解释
※ "行义"的意思解释、行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真知而止体。
2、若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穷达一辙,不以曲学阿世;遭乱际变,守节奉义;生死一致,不以患难易操。
3、动静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
4、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6、昔日陛下初嗣宝位,修仁行义,不遑宁处,罔敢倦勤,敬礼诸侯,优恤大臣,忧民劳苦,惜民货财,智服四夷,威加遐迩,雨顺风调,万民乐业,真可轶尧驾舜,乃圣乃神,不是过也。
7、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8、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9、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10、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止以刑僻;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
1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刘安
12、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
13、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14、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15、因为你的神爱以色列人,要永远坚立他们,所以立你作他们的王,使你秉公行义。
16、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ED54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国之福也。
17、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
18、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19、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20、因为他永远爱以色列,所以立你作王,使你秉公行义。
相关词语
- lǚ lǚ xíng xíng缕缕行行
- ruò xíng弱行
- rú xíng蠕行
- háng liè行列
- háng guī行规
- lǚ xíng旅行
- chuān xíng穿行
- ǒu xíng偶行
- gǎi háng改行
- háng jia行家
- háng háng shé yǐn行行蛇蚓
- dōng xíng bù jiàn xī xíng lì东行不见西行利
- zhuì xíng赘行
- chū xíng出行
- kān xíng刊行
- ān xíng闇行
- xíng xíng行行
- xíng xīng jì háng xíng行星际航行
- shī háng诗行
- fēn háng分行
- fēi yì非义
- wú yì无义
- jiù yì就义
- zhēn yì真义
- tóng yì同义
- yì gōng义工
- yì yì意义
- ēn yì恩义
- cóng yì从义
- dù yì杜义
- bāo yì褒义
- cái yì才义
- chāng yì昌义
- xìn yì信义
- fù yì负义
- rén yì仁义
- dì yì帝义
- hán yì函义
- zhǔ yì主义
- qíng yì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