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pán
注音ㄕˊ ㄆㄢˊ
繁体石盤
⒈ 盘石,大石。比喻坚固的基业。
⒈ 石制盘子。
引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子路 ﹞復怀石盘,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是欲杀我也。’乃欲杀夫子。问:‘上士杀人如之何?’曰:‘用笔端。’‘中士杀人如之何?’曰:‘用语言。’‘下士杀人如之何?’曰:‘用石盘。’ 子路 乃弃盘而去。”
⒉ 平整如盘的大石。
引唐 郑损 《泛香亭》诗:“山溜穿云来几里,石盘和蘚凿何年?”
宋 叶适 《虎丘》诗:“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蘚涩。”
1、由于受大小峡谷约束,加上石嘴、石梁、石盘、暗礁,常常形成急流跌水、泡漩乱流、滑梁水、扫弯水、夹堰水等。
2、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深夜,四野三十八军追歼国民党宋希廉兵团,顺势解放了泸溪县城,保安五旅十四团石盘部望风而逃。
3、高耸的岩石组合成崇山峻岭安放在洁白大理石盘之上。
4、冬日的清晨,初阳半射的小巷里,有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冬日的午后,暖阳呵护的小街头,有两军厮杀的象棋石盘;冬日的夜晚,寒月偷窥的小床边,有轻盈梦幻的摇篮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