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正己


拼音zhèng jǐ
注音ㄓㄥˋ ㄐ一ˇ

正己

词语解释

正己[ zhèng jǐ ]

⒈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引证解释

⒈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书》:“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夫省文以期实效,坦怀以合暌贰,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务也。”

分字解释


※ "正己"的意思解释、正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研究了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乙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己酯,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

2、《道德经原旨》对治人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帝德修养的重要性、爱民之心、执政为公、不骄不争、谦虚逊让、以柔制刚、诚信待人、言行稳重、知人善任、崇俭知足、正己正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

3、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4、做官先做人,正人先正己

5、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王肃

6、崔祐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正己所献钱赐之,使将士人人戴上恩;又诸道闻之,知朝廷不重货财。

7、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你(黑娃)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8、本贝子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有些人就不同了,俗话说得好,正人先正己,若是自己不干净还要去指责别人,那才真是个笑话呢。

9、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10、正气修身,正义修行;正心修德,正品修礼;正直修诚,正学修志;正风修廉,正理修严;正明修道,正忠修孝;正节修齐,正己修省。

1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2、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岳飞

13、管理道德规范要结合管理职权和职能去制订,其要害是正知正行、正己正人、正风正纪、正态正言。

14、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15、荀子主张以德修身,正己兼人;以礼行政,尚贤推德;礼法相辅,正理平治,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16、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17、正人先正己,想要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你自己。

18、“正人必先正己”,美英两国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显然是无稽之谈。

19、他认为人要保有良心,减少私欲;先正己而后正人,要与人为善;要交品德端正之友;要守分安常,不忧穷困;要“苫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多勤政,少懈怠;多正己,少怨人;多公道,少偏心;多信任,少猜疑;多关爱,少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