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ǎozhà

巧诈


拼音qiǎo zhà
注音ㄑ一ㄠˇ ㄓㄚˋ

繁体巧詐


巧诈

词语解释

巧诈[ qiǎo zhà ]

⒈  机巧而伪诈。

巧诈之人。

deceitful;

引证解释

⒈  机巧诈伪。

《管子·牧民》:“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史记·日者列传》:“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
《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 人情,鄙野有餘,巧诈不足。”
朱自清 《经典常谈》一:“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

国语辞典

巧诈[ qiǎo zhà ]

⒈  奸巧诡诈。

《管子·牧民》:「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人情,鄙野有余,巧诈不足。」

奸诈

愚忠

分字解释


※ "巧诈"的意思解释、巧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汤思退原附秦桧,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为人巧诈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巧诈不如拙诚。

3、巧诈不如拙诚,做人如此,企业闯市场也是如此。

4、汉人有句名言,叫做言不信者,行不果!还有一句话叫做巧诈不如拙诚!

5、人类世界的机变巧诈,便是叶风最为厌恶之处。

6、所谓的“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先生的这句忠告,如果秋雨大师能铭记心间,说话做事少玩点巧诈,多来点实际的,想必断不至于遭遇如今的尴尬。

7、韩非子一句“巧诈不如拙诚”,非常生动地道出了诚信的精髓。

8、腹中鳞甲解释:鳞甲:比喻人多巧诈之心。比喻居心险恶

9、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10、今之愚人,闻说有用生阳之道者,却行御女巧诈之本,正如披麻救火、飞蛾扑灯,贪其美色,胡肆纵横,日则逞力多劳,夜则恣情纵欲,致使神昏杰败。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

12、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3、纵然别人用巧诈的手段来对付我,我仍然也含浑地拌饭应付,久而久之,这人也会改变态度的。

14、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瑁上疏谏。

15、而这个张郃名气也不小,魏五子之一,也是魏五子里最后凋落者,战死在征蜀战中,向来在以巧诈多变著称,据说是死于司马懿借刀杀人,呵呵,扯远了。

16、身份证号码暗藏命运玄机:缺0,聪明,兴盛大旺之命格。缺1,老实,富裕。缺2,婚姻多波折,财利富足。缺3,巧诈却勤劳,晚年成功。缺4,温柔慈悲,功成名就。缺5之男性能得贤妻,大旺兴隆。缺6,开朗,昌盛繁荣。缺7,个性多变,晚年福运临。缺8晚年丰收。缺9,急进,晚年显达。不缺数,天命。